几个功能型苹果优株果实风味品质评价及苹果酸代谢相关酶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xiong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疆野苹果及其红肉类型[Malus sieversii f.neidzwetzkyana (Dieck) Langenf]是世界栽培苹果的祖先种,遗传多样性极为丰富,进一步挖掘利用的潜力很大。但由于农田开垦等原因,新疆野苹果资源正遭到严重破坏,濒临灭绝。为此,课题组于2006年在国内率先构建了红富士苹果品种×新疆红肉苹果的F1杂种分离群体。本文以F1杂种分离群体中选取的几个功能型苹果优株果实为试材,探讨了几个优株果实的风味品质,并测定了几个株系果实发育过程中苹果酸和可滴定酸含量及其相关酶的活性,旨在为功能型苹果育种理论与技术体系的创建及新疆野苹果资源的利用保存提供基本资料,主要结果如下:1.新疆红肉苹果×红富士F1群体中选取的红脆酸5号、红脆1号、红脆3号、红脆4号4个优株果实中共检测到酯类、醇类和醛类等8类挥发性化合物,对照品种金冠果实中共检测到酯类等7类挥发性化合物;5个参试材料的香气成分种类数及其含量存在较大差异。5个参试材料的特征香气种类数存在差异,除红脆1号仅有7种特征香气成分外,其余4个材料均有11或12种特征香气成分;4个优株特征香气成分总含量均高于对照金冠。2.5个参试材料均检测到3种糖和6种有机酸组分,在各种组分中,均以果糖含量和甜味值及苹果酸含量和酸味值最高,但4个优株果实中蔗糖的甜味值大于葡萄糖,而金冠果实中葡萄糖甜味值大于蔗糖;3.5个参试材料的糖酸比和味感评价存在明显差异,其中红脆4号、红脆3号和金冠的糖酸比均在20左右,味感评价为甜酸适度,而红脆酸5号和红脆1号糖酸比偏低分别为11.33和1.59,味感偏酸。4.株系H21-11、M30-5、L23-9在果实发育过程中果实含酸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果实成熟时H21-11株系果实含酸量明显高于株系M30-5、L23-9及对照金冠。5.在果实发育过程中,高酸、中酸、低酸3个株系及对照金冠果实苹果酸和可滴定酸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这与由细胞质型苹果酸酶(cyME)催化的苹果酸降解呈明显上升趋势,由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和细胞质型苹果酸脱氢酶(cyMDH)催化的苹果酸的合成呈下降或不明显上升趋势,催化苹果酸跨膜运输的H+-ATP酶(VHA)活性呈下降趋势有关。6.株系H21-11果实中苹果酸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株系,这与株系H21-11果实中催化合成的PEPC酶和给苹果酸跨膜运输提供动力的VHA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试材,催化合成cyMDH酶在H21-11株系果实发育大部分过程中高于其他试材有关。
其他文献
赋存于胶莱盆地下白垩统莱阳组含碳碎屑岩系中的蓬家夼式金矿床与金矿化 ,无论其形成地质时代还是岩石特征或沉积环境 ,均与国内外已知的金矿不同 ,为一种新类型金矿床。本文
为解决语音处理上对大量具体语料的依赖及其繁重处理的问题,该文首先通过对语音处理的根本目标与语音技术的当前现状的分析,指出了这种依赖性的根源。接着通过对语音多变的不
目的:研究坐位体前屈的欲测属性,并进一步分析坐位体前屈性别差异和等级差异的原因;方法:对240名大学生(男116,女124)的坐位体前屈以及身高、坐高、上肢长、下肢长B进行测试,
目的:观察大剂量生黄芪鼻饲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治疗的影响。方法:将46例确诊为V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有创呼吸机辅/控通气,脱机采用有
通过博弈模型分析认为,地级市政府在财政"省管县"改革中,通过自己对于县级政府的优势地位,采取"不合作"战略是符合其利益的,而此项改革的理想出路是地级市政府的"合作"战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大力倡导师生在文本阅读过程中各自的个性化解读行为”。这种师生个性解读行为必然经历由冲突走向相融的过程。本文运用案例分析法、文献研
在大力倡导课堂改革的今天,作为教师也参与其中,本文以一名物理老师的视角,详细地对我校试行的"271"高效课堂模式的要求、内容,以及自己的反思、改进进行了描述,来记录课堂改
通过分析办公室健身操创编的依据、原则、特点、内容结构以及运动负荷的设计等,从理论层面对办公室健身操的创编进行了探讨。对在实践中如何创编一套针对性强,又具有实效性的
目的:本课题在体外收集脐带,分离、培养、扩增、鉴定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hUC-MSCs),将hUC-MSCs进行不同浓度低氧预处理,观察
冷战后,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相对稳定,追求国家安全和经济增长成为各国的战略目标,而这种战略目标又依赖能源的长期安全供给。非洲天然的能源禀赋优势和开放的能源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