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加剧了人类活动与生态系统间的冲突,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同时也严重威胁着区域的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可以有效地缓解快速城市化建设和土地不合理使用所引起的众多生态环境问题,是缓解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矛盾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处在城市化建设进程中的上海市奉贤区为研究对象,采用“识别生态源地—构建生态阻力面—提取生态廊道”的基本研究范式开展奉贤区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与优化研究。以奉贤区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土地利用空间数据为关键数据源,结合现场调研和区域社会经济数据及相关发展政策,探究奉贤区2010-2018年间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空间分布变化特征及其与社会发展间的潜在联系;综合考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性,从供给服务、支持服务、调节服务以及文化服务四个方面开展奉贤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定量评价研究,并识别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高值区为生态源地;在此基础上结合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识别生态廊道等重要生态要素,构建奉贤区2018年现状生态安全格局。最后,基于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空间变化特征所反映的用地矛盾,结合奉贤区生态本底特征,从斑块、基质、廊道等方面探究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优化策略,以期为奉贤区开发建设绿色生态宜居新城、保障区域生态安全提供有效空间指引与基本空间途径。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奉贤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以耕地、建设用地和水体为主,2018年三种用地类型占全区面积的82.35%。2010-2018年间土地利用总体转移特征为人工、绿地生态系统转入,湿地、农林生态系统转出。八年间随着城市公园的建设完善,绿地生态系统土地动态变化度最高,增速最快(37.41%),面积共计增加7.24 km~2;(7.1%),但面积增近1.57倍,增加面积77.47 km~2,其中人工住宅八年间增长速率达40.6%。人工地表的快速扩张反映出了较快的城市化发展水平。(2)2018年奉贤区耕地景观面积最大,水体、林地、绿地等生态服务功能水平较高的景观类型整体占比较低(20.61%)。建设用地景观斑块数量最多且LPI值(最大斑块占景观面积比例)最高,为奉贤区的最优势景观;但其斑块间离散度较高,区域人工地表扩张破碎化特征明显。2010-2018年间林地景观面积有所增加但斑块的破碎化程度加深,表明林地景观分布尚不合理、景观建设缺少全局规划。八年间奉贤区内土地利用方式逐渐丰富但整体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大,景观构成与分布的均匀合理性下降,用地方式逐渐朝着单一破碎化方向发展,具有快速城市建设过程中典型的景观演变特点。(3)奉贤区2018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高值区占比仅为全区面积的8.24%,区域整体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水平偏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优质区沿西北—东南方向呈破碎化带状分布,用地类型主要以林地为主;服务功能次优水平斑块以园绿地及滩涂湿地为主,多位于城郊缓冲地带;服务功能低值区多为建设用地且多处于以人类活动为主的城市建成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空间分布与区域城市化程度呈现出较强的负相关性。(4)研究识别出奉贤区三横五纵的现状生态安全格局空间,格局内生态源地共计13处,多由生态服务功能水平较高的大面积林地组成,源地总面积24.04km~2,占全区面积的3.36%;生态廊道22条,廊道总长249.69 km,主要沿设施林地与道路防护林在全区范围内呈放射状分布。现状生态安全格局内生态源地空间分布尚不均匀且廊道连接较为薄弱,部分廊道过长,生态廊道网络化程度较低,生态安全格局的辐射范围尚未覆盖全区,暂不能满足区域的生态安全需求。(5)本文结合奉贤区现状生态安全格局与区域生态本底特征,从生态源地质量提升与数量增补、优化生态廊道、识别生态节点与重点生态修复治理区等方面优化奉贤区生态安全格局。研究共计新增生态源地9处(面积共5.63 km~2),较现存源地面积增加23.42%;优化新增廊道29条,廊道总长增至567.69 km;识别生态廊道交汇处所对应斑块及廊道路径中现存小型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生态用地为生态节点,并结合包含柘林塘垃圾填埋场在内的五处重点生态治理区构成奉贤区优化生态安全格局。优化格局形似拱形门且在全区范围内形成了闭环结构,实现了区域生态功能与生态过程的稳定连续性,为维护区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安全提供了有效空间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