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毁损锥体束与内囊出血法建立痉挛性脑性瘫痪大鼠模型的比较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比电毁损锥体束与内囊出血法建立痉挛性脑性瘫痪大鼠模型的有效性差异,旨在获得稳定、有效、简便的痉挛性脑性瘫痪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为实验研究及临床诊治提供工具。方法80只购自大连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的200-250g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电毁损组(28只)、内囊出血组(28只)、对照组(电毁损及内囊出血的对照组各12只)。所有大鼠在实施手术前3天均进行黏附物移除实验的行为学训练,待其行为学评分的起始状态基本一致后入组。分别对不同组的大鼠进行造模:电毁损组予以直流电毁损左侧锥体束处理,其对照组不予电毁损处置;内囊出血组予以左侧内囊注入自体尾静脉血处置,其对照组不予注入自体血。同时将各组大鼠分为术后第7天、14天、21天、28天4个亚组,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均为各组大鼠进行行为学评分,其中包括:改良Ashworth评分、mNSS评分、Faden评分、黏附物移除实验。随后进行电生理学检查,记录各组大鼠双侧腓肠肌H反射的波幅及潜伏期。继而取各组大鼠的患侧股四头肌,入液氮保存后制成冰冻切片,行ATP酶染色检测股四头肌I型肌纤维和II型肌纤维数量。结果(1)术后电毁损组大鼠行走时向右侧(病灶对侧)转圈,与对照组相比其一般状态较差,易惊恐,进食量少,较术前体重下降明显(约为5%6%,至术后14天趋于恢复),死亡率为3.6%。术后内囊出血组大鼠右后肢跛行,进食量减少,较术前相比体重下降4%(至术后第14天恢复),死亡率为7.1%。(2)电毁损组与内囊出血组大鼠的肌张力均显著增加,运动、病灶对侧前爪感觉及平衡功能显著下降。电毁损组大鼠的各种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可持续至术后28天,而内囊出血模型组的肌张力增高及病灶对侧前爪感觉受损症状持续至术后14天。此外,电毁损组的各项行为学评分与内囊出血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并持续至术后21天。(3)电毁损组瘫痪侧(右侧)腓肠肌H反射较左侧及对照组右侧相比,其潜伏期显著缩短(持续至术后28天)(p<0.01),波峰值升高(持续至术后21天)。内囊出血模型瘫痪侧(右侧)腓肠肌H反射潜伏期于术后7天时较左侧及对照组右侧显著缩短,右侧H反射峰值与左侧及对照组右侧相比明显升高(持续至术后14天,p<0.01)。此外,电毁损组右侧H反射较内囊出血组右侧相比,其潜伏期显著缩短,峰值显著升高,且分别持续至术后28天和术后21天(p<0.01)。(4)对照组大鼠股四头肌以II型肌纤维为主,I型肌纤维约占3.5%。电毁损模型组大鼠右侧股四头肌的I型肌纤维比例在术后第7天、14天、21天时分别为7.16%、5.42%、4.80%,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1)。内囊出血模型组大鼠右侧股四头肌在术后第7天、14天的I型肌纤维比例分别为5.07%、3.78%,与对照相比I型肌纤维数量增多,比例升高(p<0.05)。电毁损模型与内囊出血模型相比,I型肌纤维数量显著增多且持续至术后21天(p<0.01)。结论电毁损法较内囊出血法建立痉挛性脑性瘫痪动物模型有如下优势:(1)操作简便,死亡率低;(2)肌张力增高更加显著;(3)神经功能缺损持续时间更长,损伤更重;(4)电生理上的异常持续更久;(5)I型肌纤维数量增多更明显。因此,电毁损法较内囊出血法更加简便,模型更稳定,肌张力增高更明显,是建立痉挛性脑性瘫痪动物模型较理想的方法。1
其他文献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