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4世纪前期,纵贯欧亚大陆的商业交通网得到了恢复并扩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以印度洋为中心连接地中海区域和南海区域的海上商路更为便捷繁荣。 海上丝绸之路始于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唐代中期之后发展成为东西交流的主要通道。从古到今各种不同的人群往来于这条古老的海道上,商人、使节、僧侣和旅行家等络绎不绝,促进了国家之间各个方面的交流,增进了相互间的了解。鄂多立克、伊本·白图泰和汪大渊等海上旅行家遍游海上丝路沿途各地,他们根据自己见闻写成的游记,记载了所到之地的历史地理、政治宗教、社会风尚和山川水文等等,内容丰富翔实,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南海区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一个环节,地理位置特殊自古以来就是国际海上交通的十字路口。受高额利润驱使的商人成为首批活跃在这一地区的人群,他们在各地停留进行货物交换,之后逐渐建立定居地,为人员往来奠定了基础。各种宗教最初多为在长期的商业往来中被商人带入,之后在学者、僧侣和传教士等的宣讲劝化下,扩大传播范围。在南海区域地理环境特殊复杂、各地社会发展不平衡和民族众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各宗教主要通过和平的方式在南海区域扎根,行成了14世纪南海区域各宗教和平相处的局面,并在以后长期的时间内保持了这一局面。 从宗教和平局面中,可以看出隐藏于南海区域社会历史中强大的和平力量。经济贸易的往来、宗教的传播、旅行家的游历和文化的交流等无不显示出这一古老的力量,正是在这种和平交往的环境中,南海区域才得以发展。继承并弘扬这一传统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增进各国间友好交往、解决争议、谋求共同发展有着极大的推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