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质孔隙是高–过成熟含气页岩储存空间的重要类型,也显著影响着页岩气流动性的评价。I型和II型干酪根生烃潜力大、转化率高,生–排油过程后页岩残留油的二次裂解可导致大量固体沥青生成。残余干酪根和固体沥青纳米孔隙的发育特征、过程和相对贡献是页岩孔隙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我国南方下古生界页岩普遍演化至过成熟阶段,干酪根和固体沥青难以准确区分,为研究这一科学问题带来了很大困难。此外,与大气田有关的碳酸盐岩储层有机质主要为原油二次裂解形成的固体沥青,其纳米孔隙特征对理解有机质孔隙的发育过程具有重要价值,但相关的研究十分薄弱。本论文首先针对低压气体吸附测试,通过条件实验探究了粉碎和筛选、酸处理等过程对页岩和固体沥青气体吸附测试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四川盆地碳酸盐岩储层固体沥青地球化学与纳米孔隙特征的研究;最后结合天然页岩和具有不同残留烃量页岩的热模拟实验,研究了固体沥青对过成熟富有机质页岩纳米孔隙发育的影响。本次工作主要得到以下认识:1)前处理过程对页岩和固体沥青的低压气体吸附测试结果有明显影响。氮气吸附受粒度的影响比二氧化碳吸附更大,降低粒径有利于页岩孔隙连通性的增加和气体扩散,80目以上的页岩更适合N2和CO2的吸附测试。固体沥青的酸处理结果表明,盐酸处理过程可能破坏部分有机质的小介孔。2)四川盆地碳酸盐岩储层固体沥青的纳米孔隙发育程度差异大。储层固体沥青的N2吸附能力、比表面积和中–大孔体积具有较大的变化范围,中–大孔多分布于10–100 nm之间。储层固体沥青的微孔普遍发育,纯度较高样品的CO2吸附量(P/Po=0.03)介于14–20 cm3/g之间。3)富含I型干酪根的茂名油页岩黏土矿物含量极高,有机质的弱氧化去除实验证明页岩原始孔隙主要与黏土矿物有关。在生油阶段,脱水和脱羟基过程促进了黏土矿物微孔体积的增加;但在高–过成熟阶段,黏土矿物对页岩整体孔隙发育的影响不大。4)固体沥青的形成对页岩纳米孔隙发育的影响与有机质类型和含量有关。在高–过成熟阶段,富I型干酪根页岩的大量残留烃转化为固体沥青,促进了中孔、大孔的发育,对微孔的发育影响较小;富II型干酪根页岩残留烃的极性组分相对含量高,可能与干酪根结合并生成新的固体有机质,其纳米孔隙发育潜力较差,对页岩孔体积的演化影响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