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居民点作为土地资源的一种,其粗放的利用格局已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已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方式。为此,以王村河小流域为研究对象,探索其居民点适宜布局范围与集约用地影响因素,不仅可以解决地方政府生产与土地集约利用要求的矛盾,同时还可从微观层面补充农村居民点集约用地研究的不足。本文借助ArcGIS与Fragstats景观分析软件,综合运用空间缓冲区分析与叠加分析、定性与定量结合等方法,分析了研究区居民点集约利用现状、景观布局特征以及在不同影响因素下居民点的分布形态,并提取各影响因素的适宜值,得到适宜的居民点布局范围于沟口村至冀氏村一线。由于现有的农村居民点外延扩张受到严格的限制,村民未来居住的方向大部分是通过村庄的迁并集中居住。农村居民点的集约利用是农户积极配合、政府政策支撑与资金投入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农户决策是影响居民点集约用地的主要因素,政府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要依托农户切身需求制定,在农户肯定的基础上实施,与此同时农户经济收入水平与迁入地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会对农户的集中居住产生影响。由此,以王村河流域138户农户为调查对象,研究居民点集约用地影响因素即研究居民点集中居住与安置因素。主要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即政策因素、经济因素以及农户意愿分析了居民点集约用地的影响因素。从宏观层面来看,相关政策法规的不完善与产权的不明晰,使得政策的实施缺乏统一性,间接导致土地的粗放利用;在经济方面,多数农户希望在集中居住时,可以经营现有土地,对农业表现出较高的依赖程度,农户的这种收入状况单一,也是导致居民点用地粗放利用的原因之一。基于农户微观意愿方面,农户对集中居住的意愿会产生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即有利方面与不利方面。因此,在强化土地集约利用的同时,要坚持土地节约与集约利用,加强规划引导;完善相关法律,健全土地市场;增加农村建设资金投入,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同时提高人口素质,加快转移速度;保障生态的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