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媒体与记忆的关联,可以看作记忆研究在传媒领域的延伸,也可以看作媒体研究向记忆研究领域的拓展。记忆这一研究对象,不仅存在自然科学研究中,也存在于人文科学研究范畴。原因在于,记忆对个体来说不仅是对自身经历的认识,也是对自我的认知与探索;而集体记忆所涉及的范围更广,它既涉及到群体对社会历史文化的记忆,也包含人类文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经历的冲刷、积淀与更替。集体记忆不仅受主客观因素共同影响,而且媒体在其建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媒体作为“历史的记录者”,凭借着对话语权的掌控,通过对灾难事件的书写,成为灾难事件集体记忆建构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媒体视阈下记忆研究是传统记忆研究一个新的突破点。唐山大地震被称为“20世纪人类史大灾难之一”,汶川地震是建国后破坏力最强的地震,也是继唐山地震后伤亡最惨重的一次,灾难使公众产生巨大震撼。本文以两次灾难事件报道为研究对象,从集体记忆角度考量《人民日报》建构灾难事件的路径,运用内容分析法和话语分析方法探究灾难事件集体记忆建构,得出《人民日报》在建构灾难事件集体记忆中的策略及价值,从而指导今后媒体建构集体记忆。对媒体视阈下灾难事件集体记忆的研究,重心并不在于对媒体建构两次灾难事件的集体记忆进行孰优孰劣的评判,而是关注媒体建构两次灾难事件集体记忆生成机制的差异与影响。论文主体包括三大方面:绪论、正文和结语。绪论部分阐释了研究起源背景及意义、相关研究综述、研究问题、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界定、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创新之处。正文包括四章,第一章和第二章是对“如何建构集体记忆”这一问题展开不同层次的研究,并探讨了在两次地震中媒体建构了怎样不同的集体记忆。第一章使用内容分析法,从宏观维度研究媒体如何建构灾难事件集体记忆。第二章从话语角度出发,分析媒体如何使用话语进行灾难事件集体记忆建构且话语建构有何差异。后面两章围绕“建构因素”、“建构策略”及“建构价值”进行分析研究。第三章分析政治、经济、文化、公民权利意识和媒体自身等因素是如何影响媒体建构灾难事件集体记忆的。第四章由两节构成:第一部分对媒体运用何种策略建构和重构灾难事件集体记忆进行分析,探究哪些策略值得延续使用,哪些需要在今后的书写中改进,以期为今后提供借鉴意义;第二部分分析媒体建构灾难事件集体记忆在国家认同、主体记忆、意识形态和民族凝聚力上的价值与意义。最后,本文认为两次灾难事件集体记忆具有“同中有异”和“异中存同”的特点,并对媒体建构灾难事件集体记忆的未来进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