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敞是北宋前期的著名经学家,其最为后人称道的成就是对《春秋》学的研究,著有《春秋权衡》十七卷。他“不惑传注”,在自身积累的深厚经学知识基础上,以较为理性、成熟的态度看待《春秋》经传,是宋学博学与善疑精神的典型代表。《春秋权衡》是对《春秋》三传和三传注的评论,刘敞在《春秋权衡序》中说:“权,准也;衡,平也。物虽重必准于权,权虽移必平于衡。故权衡者天下之公器也,所以使轻重无隐也,所以使低昂适中也,察之者易知,执之者易从也。不准则无以知轻重,不平则轻重虽出不信。故权衡者,天下之至信也。凡议《春秋》,亦若此矣。”《春秋》三传和三传注在具体解释某一条经文时,其褒贬善恶微言大义往往不同,所以,刘敞希望通过对三家传注得失的评判,确立一个解说《春秋》的统一标准,以期正确领悟圣人的意思,达到“垂教后世”的效果。在这种宗旨指导之下写出的《春秋权衡》一书,不但将《春秋》学最基础的内容呈现出来,还反映着宋人《春秋》学的发展面貌,因此,选它作为研究对象具有重要意义。《春秋权衡》是《春秋》学史上由“本之三传”到“弃传从经”学风转变过程中的重要著作,然而我国历代学者对《春秋》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三传上面,对一些“弃传从经”,略有新意的著作没有足够的重视,虽多有学者或学习或参考或引用或评论《春秋权衡》一书,却鲜有人做过细致研究,自刘敞的《春秋权衡》成书后一直到清代,儒生们对此书的看法只是零星的散落在一些收录有《春秋权衡》一书的目录著作或专著中。《春秋权衡》将对“三传”都有批评,又都有所吸收,为《春秋》三传和三传注研究做出了莫大贡献,在《春秋》学史上也应有其相应的地位。本文将它选作研究对象,期望可以发掘对《春秋》经文的不同理解,为后人更加全面地了解宋代《春秋》学研究尽绵薄之力。本文以刘敞的著作《春秋权衡》为研究对象,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别从《春秋》传和《春秋》传之注两个层面,进行更为系统全面的研究。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一章,刘敞生平及其《春秋权衡》的成书与版本。通过介绍刘敞的生平,分析其性格与品行。从宋初的政治形势与学术风气、刘敞的家庭背景两方面论述《春秋权衡》的成书背景,并梳理《春秋权衡》的版本流传情况。第二章,以《春秋》三传为对照,从批评与继承两个角度出发,通过论述《春秋权衡》对三传的批评,在研究方法、行文特点、大义方面对三传的继承,深入研究本书内容。第三章,梳理《春秋权衡》对《春秋》三传注的批评。第四章,分解经特色、宋学精神、后人评说三节评述《春秋权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