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防控技术是指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指导思想,努力摆脱对化学农药的依赖,探索采用农业的、生物的、物理的方法而有效控制稻田害虫的综合防治措施。本研究选用捕食性天敌牛蛙与寄生性天敌赤眼蜂为实验材料,通过7种不同的处理组合,即60只/亩牛蛙处理、100只/亩牛蛙处理、化学防治、60只/亩牛蛙与赤眼蜂处理、100只/亩牛蛙与赤眼蜂处理、赤眼蜂处理和空白处理作对照田间试验,系统研究了水稻病虫害及其天敌的田间消长动态、水稻产量特性和米质形成特性。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防控方式对水稻病虫害的影响水稻主要害虫是稻飞虱、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本试验研究表明:(1)牛蛙对稻飞虱防治效果明显,并且随着牛蛙数量的增加稻飞虱数量减少,而赤眼蜂对稻飞虱防治效果不显著。(2)牛蛙与赤眼蜂对二化螟的防治均达到显著水平,而100只/亩牛蛙加赤眼蜂处理防治效果最好,比化学防治相当甚至更好。(3)赤眼蜂在防治稻纵卷叶螟方面效果显著,防治效果达到70%以上,与化学防治相当,而牛蛙在防治稻纵卷叶螟有无效果,还不能定论。(4)牛蛙能减少水稻纹枯病的发生,防治效果在15%以上,而化学防治能有效减少50%以上的发病率;赤眼蜂在防治纹枯病无明显效果。(5)100只/亩牛蛙与赤眼蜂处理能有效控制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化学防治效果相当,一种比较理想的生态防控模型。2不同防控方式对水稻害虫天敌的影响本研究表明,赤眼蜂处理和空白对照对稻田害虫天敌(蜘蛛、黑肩绿盲蝽、隐翅虫)影响最少;牛蛙处理以及牛蛙与赤眼蜂处理影响次之;化学农药对害虫天敌影响最大。农药对害虫天敌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农药对害虫天敌本身的药物伤害,造成害虫天敌大量死亡;另一方面,破坏了农田生态系统,减少了害虫天敌的食物来源与生存空间,最终导致害虫天敌数量急剧下降。而牛蛙对害虫天敌的影响表现为,一些害虫天敌与牛蛙之间存在营养级的关系以及两者之间部分生态位重合,造成天敌的生存空间减少,使稻田中天敌的总量比对照有所下降。3不同防控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本研究表明,七种不同处理模式下,水稻产量从高到低依次为:100只/亩牛蛙与赤眼蜂(E)>化学防治(C)>60只/亩牛蛙与赤眼蜂>100只/亩牛蛙(B)>60只/亩牛蛙(A)>赤眼蜂(F)>空白对照(CK)。从产量构成因素来看,100只/亩牛蛙与赤眼蜂处理的结实率和千粒重在所有处理中是最高的,且每穗粒数与有效穗数也处于较高水平;因此,100只/亩牛蛙与赤眼蜂处理产量的增加主要表现在整体产量构成因素得到了提高。4不同防控方式对稻米品质的影响本研究表明,不同的生态防控方式都有利于稻米加工品质的提高,而化学防治(C)对稻米加工品质的提高无显著影响;与空白对照(CK)相比,糙米率和精米率都相应地下降。所有处理中,以空白对照(CK)的稻米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最低。在不同防控方式下,稻米的粒长、粒宽和长宽比均无显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