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cAg和HBeAg对小鼠骨髓源性树突状细胞功能的影响

来源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gerb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分离小鼠骨髓细胞,体外诱导培养为树突状细胞(DCs)。  2.研究体外负载HBcAg和HBeAg对小鼠骨髓源性肝DCs功能的影响,分析其可能机制。  方法:  1.分离C57BL/6小鼠骨髓细胞,用rmGM-CSF和rmIL-4体外诱导为树突状细胞(DCs)。  2.利用磁珠分选系统纯化DCs,流式细胞术检测纯化DCs纯度。  3.按照干预条件,将纯化DCs分为对照组、HBcAg组和HBeAg组。CCK-8法检测DCs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中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DCs培养上清中IL-12、IL-10和IDO的分泌水平,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DCs中Akt的磷酸化水平。同时,设置LY294002组为阳性对照探讨细胞因子分泌的可能调节机制。  结果:  1.成功分离获得C57BL/6小鼠骨髓细胞,体外用rmGM-CSF和rmIL-4诱导为小鼠骨髓源性DCs,可见贴壁细胞逐渐悬浮和半贴壁,并呈细胞积聚现象,形态不规则呈树突样突起。收集第6天时的悬浮和半贴壁细胞,经CD11c+磁珠分选系统纯化后,流式细胞术检测DCs纯度达90%以上,满足进一步实验要求。  2.HBcAg组上清液中IL-12水平以及DCs刺激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HBeAg组上清液中IL-12水平以及DCs刺激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而IL-10和吲哚胺2,3-双加氧化酶(IDO)的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HBeAg组Akt的磷酸化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LY294002组Akt的磷酸化水平较HBeAg组明显降低(P<0.05),并且上清液中IL-12水平较HBeAg组明显升高(P<0.01),IL-10和IDO的分泌水平较HBeAg组明显降低(P<0.01)。  结论:  1.HBcA能够促进小鼠骨髓源性DCs分泌IL-12,增强其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  2.HBeAg可以明显抑制小鼠骨髓源性DCs的Th1型细胞因子(IL-12)的产生,促进Th2型细胞因子(IL-10)的分泌,导致Th1/Th2型细胞因子失衡,并减弱其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  3.HBeAg刺激的小鼠骨髓源性DCs分泌高水平的IDO。该DCs可能具备一定调节性DCs的免疫调节功能。  4.HBeAg可能通过影响DCs中的PI3K-Akt信号通路调节DCs细胞因子IL-12、IL-10及IDO的分泌。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IL-13和蟑螂特异性Ig E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病例组:选取28例2013年8月1日至2014年8月31日经我院门诊临床诊断为慢性荨麻疹患者,且蟑螂特异性Ig E阳性(Ig E水平≥0.35IU/ml)。男17例,女11例,年龄14-66岁。对照组:另择28例健康的体检者作对照,男13例,女15例,年龄15-65岁,且没有其他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入选者均在近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