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我们的生活现实越来越成为一种“美学的建构”,作为当代社会和文化变迁的一个突出的征象,“日常生活审美化”正在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文化景观。无疑,中国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也是其社会结构变迁与文化转型的必然产物,如果我们不能对这种变迁与转型乃至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新格局有一个整体性把握,就很难理解它的丰富涵义。本文以当前中国学界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的论争为基础,以反思——批判——重构为基本的理论维度,从多角度多层面对“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进行了再阐释。中国的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实践与其西方进程有着截然不同的背景,它要身负自身传统和西方文化的双重挤压。只有把“日常生活审美化”研究置于精神与物质、理论与实践、宏观与微观以及中国化与全球化层面之间的辨证性互动视野之中,并在坚持一种反思理性与多元化原则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重构,才可能对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作出重新的思考和调整,才可能实现诗意栖居的最终目标。当前“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的论争主要集中在语境问题、主体问题、价值取向问题以及“审美”与“感性”等问题上,由此还引发了对文艺学边界问题的论争。无论从研究方式方法、研究资源还是研究成果来看,都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而仅仅只是一个蕴涵着新气象的开始。同时,这场论争不可避免地带有某种“症候”性的意义,在其表层的众声喧哗之下隐含着许多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首先,应该把“日常生活审美化”作为一种“理论论述”来理解其“症候性”;其次,应该把当前的论争现象作为一种“症候性”来理解;再次,应该把“日常生活审美化”作为一种“问题域”来理解。从理论资源来看,波德里亚的理论构建了一种符号学、结构主义与媒介学相融合的研究模式,费瑟斯通的理论遵循的是文化学、社会学与传播学相结合的研究模式,而韦尔施的理论则提供了带有德国传统色彩的哲学/美学的研究模式,这些理论都从不同的角度对今天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对于我们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开掘出更多的理论资源,采用更为多元化的方法进行更深层次的推进。从现代性的视角来看,“日常生活审美化”正是现代性的产物之一。作为一个现代性范畴的“日常生活”与作为一个现代性问题的“审美”存在着一种内在的关联,对日常生活问题的解决,必不可免地与审美/艺术问题联系在了一起。这种关联以审美现代性作为表征,审美现代性直接指向启蒙现代性所造成的社会日常生活的单调、刻板、乏味和空洞;而生存的审美化不仅仅是审美现代性的抵抗策略,更是其深层价值的实现。这也表明,不仅要把“日常生活审美化”放在从现代到后现代的长时段的历史进程中去理解,还要把它作为一个开放性的蕴涵着悖论的概念范畴来理解。从美学阐释的视角来看,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冲击之下,当代美学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当代中国美学需要以此为契机进行重构。“美学”这一概念本身的多义性和悖论性预示了其复兴的可能性,今天的美学正在成为一种大众美学、生活美学和生存美学,只有从当代社会的整体性变迁中(包括政治、哲学、文化及社会等)才能够理解“日常生活审美化”带给当代美学的巨大嬗变。在此基础上,当代中国美学的重构主要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首先,当前的美学学科要深入推进思维方式和研究范式的转变。其次,合理处理美学的发展与全球化和本土化的关系,避免在全球化与民族主义、地方主义之间形成尖锐的对立和冲突,而应该在它们的张力场中共生共赢。最后,美学的建构应该扎根于中国自身当前的社会文化现实,而不能让其停留在抽象逻辑的王国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