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建立不同级别门静脉创伤模型的方法。通过对比超声造影引导止血剂局部注射与射频凝固治疗肝门静脉创伤的效果,探讨二者在肝破裂止血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①健康小型猪16只,全麻开腹状态下,常规超声检查肝段及亚段门静脉,测量肝门静脉的内径及流速,在超声引导下建立不同级别肝门静脉创伤模型。②每只猪建立切口处门静脉内径(d)为d<1mm、(1≤d<2)mm、(2≤d<3) mm、d≥3mm的4处不同创伤灶,并依据创伤灶依门静脉内径将其依次分为1、2、3、4组。③行超声造影检查创伤灶,观察活动性出血、创伤灶范围,按照美国创伤外科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surgery of trauma,AAST)1995年分级标准对创伤灶分级。用门静脉内径和门静脉流速计算门静脉每min流量。④不同级别门静脉的创伤,按照随机对照的方法,选用超声造影引导下局部注射治疗或射频凝固治疗。治疗过程中记录止血时间、药物用量及射频治疗功率。④创伤灶治疗后10min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有无活动性出血,并与术中结果对照,2周后行解剖及大体观察。结果①16只小型猪均建立肝门静脉创伤,共成功建立64处,所有血管创伤均发现活动性出血。超声造影表现为局部造影剂异常浓聚增强。②1组和2组的门静脉平均流速低于3组和4组(P<0.05)。③1组、2组、3组、4组创伤灶每分钟血流量分别为:(3.8±0.5)ml、(12.6±3.7)ml、(42.3±12.5)ml、(86.7±21.5)ml,随门静脉内径增加,每分钟血流量增加(P<0.05)。④行超声造影检查创伤灶大小及范围,依AAST标准进行分级,结果显示各组AAST分级有较好的一致性(P<0.05)。⑤局部注射治疗法治疗过程中,4组的a-氰基丙烯酸酯用量为(6.6±2.4)ml,高于其它3组(P<0.05)。⑥超声造影引导局部注射法1组、2组、3组、4组的有效止血率分别为100%(8/8)、100%(8/8)、62.5%(5/8)、0%(0/8),而射频凝固法有效率均为100%。第4组内射频凝固治疗法有效止血率高于局部注射治疗法(P<0.05)。⑦在两种方法都获得有效止血的1组、2组、3组,超声造影引导局部注射法的平均止血时间分别为(16.7±2.0)s,(23.0±3.7)s,(24.0±7.2)s,射频凝固法的平均止血时间分别为(98.5±16.8)s、(110.8±24.1)s、(137.2±31.3)s,(P<0.05)。各组内比较,局部注射法时间短于射频凝固法(P<0.05)⑧2周后病理检查组织,局部注射治疗组可见汇管区炎性细胞浸润,射频凝固治疗组可见实质周边炎性肉芽组织形成。结论超声引导下可成功建立肝门静脉创伤模型。超声造影引导射频凝固法对肝段及亚段肝门静脉创伤均能有效止血。超声造影引导局部注射法能有效治疗门静脉内径<3mm的创伤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