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病原的混合感染已是一个普遍现象,研究表明,发病鸡群中混合感染的发病率达到85%。关于共感染的研究已经有很多报道,包括对寄生虫、细菌和各种免疫抑制性病毒的共感染的案例、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对共感染致病机理进行研究。有研究证实,球虫感染可影响细菌感染,细菌感染也可影响球虫致病性的强弱。艾美尔球虫与沙门氏菌混合感染的病例临床上较为常见,球虫感染会严重损伤肠粘膜上皮,使得鸡对沙门氏菌的易感性大大提高,并且由于正常条件下球虫感染无处不在,可能会对沙门氏菌感染水平传播造成显著影响。虽然鸡群多种病原微生物共感染现象非常普遍,但大多数研究仍然集中在对单个病原的深入研究,或是有限的几种病原共感染的研究,而对球虫和沙门氏菌的共感染研究相对比较少。鉴于柔嫩艾美尔球虫和肠炎沙门氏菌在鸡群中普遍流行的现状以及目前缺乏对这两种病原共感染的研究,本文将柔嫩艾美尔球虫和肠炎沙门氏菌共感染雏鸡,检测混合感染对宿主致病性的影响及宿主肠道菌群结构的改变,并从蛋白质组学的角度分析二者混合感染的致病机制。试验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混合感染对宿主的致病性及相互作用:12日龄时进行分组实验,单独感染和混合感染球虫和沙门氏菌,从体重增长率、死亡率、免疫器官指数、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等方面评价混合感染对宿主致病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混合感染组雏鸡体重呈负增长,尤其是柔嫩艾美尔球虫与肠炎沙门氏菌同时感染组体重下降最为显著。所有感染组CD4/CD8比例均降低,混合感染组CD4/CD8比例最低,说明混合感染时机体自身免疫系统受到更严重的损伤。此外,混合感染造成的死亡率也较球虫和沙门氏菌单独感染增加。以上结果说明柔嫩艾美尔球虫与肠炎沙门氏菌混合感染较单独感染对雏鸡的致病性增强。对血便症状、病变计分及死亡率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混合感染和单独感染均可造成盲肠严重病变,死亡率增加。对雏鸡肝脏和脾脏沙门氏菌阳性率及盲肠内容物内沙门氏菌数量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球虫感染可增加沙门氏菌感染的肝、脾阳性率,使肠炎沙门氏菌在体内定殖时间延长。以上结果说明肠炎沙门氏菌与柔嫩艾美尔球虫混合感染具有协同致病作用。2.混合感染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我们收集了感染第五天雏鸡的盲肠内容物,通过16S r RNA Miseq高通量测序检测鸡盲肠菌群组成。结果表明,18日龄莱航鸡盲肠内主要菌群为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柔嫩艾美尔球虫感染后乳酸杆菌科和丹毒丝菌科比例减少,而沙门氏菌感染后瘤胃菌科、毛螺菌科和乳酸杆菌科增加,拟杆菌科减少。与柔嫩艾美尔球虫或肠炎沙门氏菌单独感染相比,混合感染导致肠杆菌科等条件致病菌明显增加,乳杆菌科等有益菌减少。以上实验结果表明柔嫩艾美尔球虫与肠炎沙门氏菌混合感染打破肠道菌群平衡,使其向着有利于二者定殖的方向发展。3.混合感染对宿主盲肠扁桃体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感染第5天收集各组实验鸡的盲肠扁桃体,提取、纯化蛋白质,进行双向电泳及质谱技术分析。经PD Quest软件分析后共筛选出58个差异蛋白点,选取两者差异表达2倍以上的点34个,将这34个蛋白差异点送往上海中科新生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质谱鉴定,其中,共成功鉴定29种蛋白质,这些蛋白主要涉及糖酵解途径、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细胞结构等。其中与炎症反应相关的Heat shock 70 kDa protein(HSP70)、Alpha-enolase(ENO1)、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在混合感染中表达上调,ARP的表达量下调,这些蛋白的变化促进炎症的发生,可能有助于病原微生物逃避宿主免疫反应,促进其在宿主的定殖和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