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南省澜沧县亚化新寨金矿勘查区地处兰坪-思茅双向弧后-陆内盆地与碧罗雪山-临沧陆缘弧带交接部位,是多种成矿有利构造环境和多种重要成矿地质作用“同位叠加”和耦合的地区,具备典型的多期次、多矿源、多成因的成矿条件。沿着不同构造单位交接部位已发现了金铜铅银等矿化现象,具备较好的成矿条件与成矿背景。本论文在系统的研究了区域地质背景及区域地球化学的基础上,对成矿物质来源、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综合研究区的多元地学信息,提取并分析成矿有利信息,建立多元信息定量预测模型,从而完成成矿预测和靶区优选。主要获得以下成果:1.勘查区地处西藏—三江造山系(Ⅶ)、扬子西缘多岛弧-盆系(Ⅶ-2)、兰坪-思茅双向弧后-陆内盆地(Ⅶ-2-6)云岭—景洪弧后盆地(P)(Ⅶ-2-6-1)与碧罗雪山-临沧陆缘弧带(P-T2)(Ⅶ-2-7)临沧岩浆弧带(Ⅶ-2-7-2)交接部位。主要出露地层为下元古界(Pt1)、古生界二叠系下统b段(P1b)与中生界三叠系上统b段(T3b);该区域成矿带中主要有铜、铅锌、金、银等多金属矿产。2.金矿化处于澜沧江断裂破碎带中,矿化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镜下特征矿物组合为黄铜矿-磁黄铜矿-黄铁矿,黄铁矿-毒砂-金-辉锑矿;根据元素组合特征推断成矿期至少为二期成矿;二叠系下统b段(P1b)地层中基性物质富含Au、Ag、As、Sb、Cu、Pb、Zn等成矿元素,在区域变质作用、火山活动的影响下,促使矿源层中Au等成矿元素活化、迁移,在有利的成矿构造部位富集成矿,矿床成因为中低温热液矿床。3.对As、Sb、Bi、Hg、Au、Cu、Pb、Zn、Ag 9个元素含量进行统计特征分析,探讨了成矿元素的活化迁移与富集,元素成矿的组合。根据元素的异常值,圈定了9个元素异常区,且高值区交汇于断裂带或附近,也验证了断裂构造的控矿作用。4.基于Landsat8 OLI、Sentinel-2A影像,对勘查区的遥感地质信息进行了解译及线、环构造的提取;根据勘查区蚀变矿物的波普特征,提取蚀变异常信息并划分了等级,蚀变异常区域与多元素组合异常区在空间展布及地理位置上有良好的吻合性。5.根据勘查区的地、化、物、遥等成矿有利信息分析,借助morpas软件提取了断裂构造、有利地层、元素化学异常、线构造等17个成矿有利信息,确定找矿信息量临界值,进而圈定有利成矿靶区6处,其中Ⅰ级靶区一个,Ⅱ级靶区(Ⅱ1、Ⅱ2)两个,Ⅲ级靶区(Ⅲ1、Ⅲ2、Ⅲ3)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