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字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并沿用至今的文字。通过研究汉字可以获取到中华民族的各种文化信息,这些文化信息不但可以让我们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有利于提高识字教学的水平和质量,更有利于帮助解决学生在识字、用字、甚至是阅读理解中所遇到困难。对于贵州民族地区的学生而言,学习汉语是第二语言的学习,在开始学习汉字的时候,很多学生会用本民族语言或文字的运用规律进行思维,且受生活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初入学的孩子对于汉字的认识特别少,小学识字教学的效果普遍不理想。因此,笔者希望通过对贵州民族地区农村小学识字教学中文化渗透教育的研究,改变贵州民族地区农村小学识字教学的窘迫现状。基于此,本文首先通过查阅资料,对目前的已有研究进行深入研究,确定研究问题,提出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介绍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其次,通过文献研究法,对于论文涉及到的概念和理论进行探讨。接着用访谈调查法,从识字的兴趣、途径、动机、习惯等四个方面全方位掌握学生识字的现状;用问卷调查法从家长受教育程度、对识字教学的重视程度和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等家庭教育入手,探讨家庭教育对识字教学的影响;用访谈调查法从语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识字教学方法和识字教学困难等方面,了解教师对识字教学的影响。最后基于这些问题,本文从基本原则、实施策略、具体教学方法提出了相关建议,采取加大投入,改善教学环境;提高家庭教育质量;促进语文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高教师汉字文化修养;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感悟文化等策略,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运用字理分析法、图画激发法、汉字文化故事、拓宽汉字文化学习渠道等方法,以期能为贵州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汉字,增强贵州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学生语文素养以及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