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 我国是世界上乙肝病毒感染的高度流行区之一,人群中慢性HBsAg携带率约为10%,导致了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的慢性HBsAg携带者有30%~50%是由于围产期的母婴传播造成的。随着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在新生儿中普及应用,已使约90%以上的围产期母婴传播得以阻断,但仍有5%~10%的婴儿免疫阻断失败,宫内感染是其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弄清宫内HBV感染机制及危险因素,明确婴儿出生后乙肝病毒标志物的动态变化,对我国HBV感染的进一步控制有着重要的意义。 【研究目的】 1.通过病例对照研究进一步探讨新生儿出生时HBsAg阳性的危险因素。 2.通过随访研究了解新生儿外周血清HBsAg、HBeAg的动态变化,探讨其临床和流行病学意义。 【研究方法】 1.从2002年12月至2005年10月在陕西省妇幼保健院连续收集HBsAg阳性的326例孕妇及其335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双胎9例),以外周血HBsAg阳性的新生儿为病例组,余为对照组,收集孕妇孕前、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