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腰骶部肌筋膜炎是由于腰骶部肌肉、筋膜的急性扭挫伤未能及时治疗,或长期某种姿势、长期负重的体力劳动造成慢性劳损,或感受风寒等多种原因,使肌肉及筋膜产生无菌性炎症,渗出、水肿,日久不愈而致粘连、瘢痕、挛缩等继发性改变。腰骶部肌筋膜炎是骨伤科临床常见病症,临床表现以下腰痛症状为主,而国外的流行病学研究指出,下腰痛的发病率约为62%-86%,而其中85%的患者缘因肌筋膜疼痛,发病年龄约为30岁至50岁之间,且有逐渐年轻化趋势,其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及工作质量,因此腰骶部肌筋膜炎引起下腰痛的研究日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药物口服是治疗腰骶部肌筋膜炎的常见保守疗法,西药以非甾体类抗炎药为主,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但因其毒副作用相对较大,且价格偏贵,因此患者多不愿接受。而中药以其相对简便廉验的优势,被更多的患者所认同,尤其是近十几年来,文献报道的中药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0%以上。但是,在回顾现有近十几年文献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目前腰骶部肌筋膜炎的中医药临床研究还不够严谨,无法从循证医学角度提供令人信服的科研依据,绝大部分文献对中医辨证施治的认识不统一,各种诊断标准与治疗手段各异,缺少随机与对照,以至于严重影响了中药治疗对本病的进一步研究和推广。虽然中医各家从病因病机到辩证用药上对肌筋膜炎的认识各不相同,但报道的临床疗效还是肯定的,因此中医治疗肌筋膜炎的辨证分析至关重要。目的:本课题拟在随机对照的基础上,运用科学和实用的研究方法,旨在对比观察和评价“三圣汤”治疗辨证属肝肾亏虚、寒湿痹阻型腰骶部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为中药治疗该病的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提供客观的循证医学依据。方法:对来自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脊柱二科门诊的60例患者,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配到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试验组予以“三圣汤”口服,日一剂,分两次,早晚分服。对照组予以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一次一粒,一日两次,早晚分服。两组患者的治疗周期均为1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1个月三个时间点采集数据,采用VAS疼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统计分析将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所有的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P<0.05被认为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治疗1周后:在VAS疼痛评分上,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1周后VAS疼痛评分比较,经t检验,t=1.117,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在治疗1周后疼痛程度比较无差异性;治疗1周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差值比较,经t检验,t=0.103,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缓解比较无差异性,进一步说明试验组药物的疼痛缓解作用与对照组相当。在ODI评分上,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1周后ODI评分比较,经t检验,t=2.25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在治疗1周后腰椎功能状态比较有差异性,试验组腰椎功能状态优于对照组;治疗1周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ODI评分差值比较,经t检验,t=-1.10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治疗前后腰椎功能改善比较有差异性,进一步说明试验组药物对腰椎功能改善的作用优于对照组。治疗1周—1个月:在VAS疼痛评分上,治疗1周后至1个月的时间内,试验组与对照组VAS评分差值比较,经t检验,t=1.312,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在治疗1周后至1个月的时间内疼痛改善比较无差异性,进一步说明两组药物的持续镇痛作用相当。在ODI评分上,治疗1周后至1个月的时间内,试验组与对照组ODI评分差值比较,经t检验,t=0.868,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在治疗1周后至1个月的时间内腰椎功能改善比较无差异性,进一步说明试验组药物持续改善腰椎功能的作用与对照组相当。总有效率:经Wilcoxon秩和检验,两组间治疗后ODI评分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0.0%和96.7%,对照组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13.3%和93.3%,试验组总有效率及愈显率优于对照组,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1)两种方法治疗腰骶部肌筋膜炎都是有效的,均能很好的缓解疼痛、改善腰椎功能状态。(2)治疗期间及随访期间,两组在缓解疼痛方面没有明显差异。(3)试验组在治疗期间的腰椎功能改善情况要优于对照组,但两者随访期疗效并无明显差异。(4)两组总体疗效比较具有差异性,且试验组愈显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