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地:评价割治鼻丘及下鼻甲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初步探讨其机制,从临床和基础两方面为其临床运用提供一些科学依据。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30名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于双侧鼻丘行“井”字型割痕,双侧下鼻甲上、中、下缘行3条平行割痕,均深至骨膜并局部行松解、剥离,仅治疗一次;以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积分及鼻眼结膜相关生活质量问卷调查量表(Rhinocoujunctivitis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aire)(中文版自测版本)积分作为主要疗效评价指标,以鼻内镜检查作为第二疗效评价指标,并记录治疗期间的合并用药情况、受试者的不良反应;在治疗前、治疗结束后1周及4周不同时间点随访受试者,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同时取8例患者治疗前、治疗结束后4周时下鼻甲鼻黏膜组织各一块,行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及P物质(substance P,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以下内容:1)鼻黏膜组织的组织形态及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情况为主的炎症病变情况;2)肥大细胞浸润及肥大细胞脱颗粒情况,并计算肥大细胞活化分数。3) SP免疫组化积分光密度值(IOD)的测定情况。初步探讨割治法治疗变应性鼻炎可能存在的“神经-免疫-靶部位”通路机制。结果:1.临床疗效及安全性(1) VAS量表结果:治疗前与治疗后1周、治疗后4周分别相比,VAS总分、VAS量表各单项症状评分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1周与治疗后4周相比,VAS总分,鼻痒、清涕单项VAS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喷嚏、鼻塞VA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2) RQLQ闯卷调查表结果:治疗前与治疗后1周、治疗前与治疗后4周、治疗后1周与治疗后4周分别相比,RQLQ量表积分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3) 鼻内镜检查结果:下鼻甲肿胀情况在治疗结束后1周及4周分别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治疗结束后1周与4周相比,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 治疗期间受试者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5) 合并用药情况:无。2.机制的初步探讨(1) HE染色结果:治疗后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病变程度较治疗前有一定改善。(2) SP免疫组化积分光密度值测定结果:治疗前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 肥大细胞情况:治疗前后肥大细胞浸润数量、脱颗粒情况及活化百分数经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 治疗前后SP积分光密度值变化与肥大细胞活化分数变化经线性回归分析,存在线性回归关系(F=34.334, P<0.05)。结论:(1) 割治鼻丘及下鼻甲有助于改善变应性鼻炎患者的症状、相关的生活质量及下鼻甲的肿胀情况。该外治法疗效比较稳定,且下鼻甲肿胀呈现进行性的改善。无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发生。(2) 鼻腔割治可能通过对神经源性炎症的抑制进而下调免疫性炎症从而到达变应性鼻炎症状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