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限价房的法律思考——民法视野下的讨论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jian19831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限价房是2006年以来出现的一类新的住房产品,其最初是由我国住房政策调整而来。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37号)的政策精神,限价房是在普通商品住房的基础上,通过限定价格、套型面积以及销售对象来降低住房成本,以满足城镇中等/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居住需求。限价房的推出,有效缓解了夹心层的住房困境,发挥了调控住房供应结构、稳定房价的积极作用,并与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紧密衔接,为不同的社会群体提供了具有层次性的住房保障。但是,作为政策的一种导向,限价房在实践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目前,限价房政策的落实仅仅停留在地区实践的层面上,由于缺乏全国统一的立法文件,各地自行其事,造成限价房政策地区实践的巨大差异,标准与规范的不统一使得限价房政策的落实面临着很多阻碍。所以,关于限价房的讨论和研究十分必要,尤其是对于限价房法律问题的探讨,对完善限价房制度、落实限价房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当前限价房法律制度为基础,结合限价房的地区实践,通过比对分析,明确限价房存在的法律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意见与建议。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章首先对我国限价房的基本问题进行了分析,为理解限价房政策及相关的法律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其中,针对限价房的概念,分别从政策理解、学术研究以及地区规定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使得限价房的概念能够更加明晰,同时归纳出限价房具有限制性、政策性、福利性、商品性以及强制性等个性特点。限价房与普通商品住房不同,与其他保障性住房也存在许多不同之处,其主要功能就是调控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限价房在我国住房供应体系中的定位存在着一个转化的过程,这与限价房的性质密切相关,而当前限价房已经成为我国保障性住房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二章从合同法领域对限价房的法律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首先,对限价房合同法律关系进行了梳理,明确了在限价房实践中,政府、开发商、购房者之间的合同法律关系,并对其涉及的主要合同文本进行了详细分析,归纳出限价房在合同法领域的主要问题,如合同范本问题、违约责任问题以及合同主体问题等,并建议限价房在实践中实行统一独立的格式合同,合同内容应当明确开发商与购房者的相关违约责任。此外,建议通过完善立法的形式将限价房购买主体进行严格限定,达成统一标准。  第三章是对物权法领域中的限价房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论述,限价房实行有限产权制度,其具体内容与最早的公房有限产权以及经济适用房有限产权存在一定的差别,并且在地区实践中,限价房有限产权存在例外情形,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是把握限价房产权制度的重要方面。同时,本章还重点分析了限价房的抵押问题,产权限制并不意味着抵押也受到限制,限价房抵押的问题不在于设定的效力,而在于抵押权的实现途径,其应当与有限产权相协调。关于限价房有限产权的规定、限价房抵押权实现途径等问题,笔者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  第四章从婚姻家庭法领域对限价房的法律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在离婚关系中,限价房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应当平均分配,如果房产需要变现分配,则应注意其与有限产权的协调,建议通过政府回购的方式进行;如不必须变现分配,则可以考虑《婚姻法解释二》的相关规定,先行安排使用情况,待双方取得完全产权时另行处理。此外,限价房作为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可以继承,但应当注意继承与有限产权的协调问题,不能以继承的发生作为有限产权的终止情形。限价房的继承与有限产权是相互独立的问题,二者并不矛盾,有限产权的限价房同样可以进行继承,继承后还需满足规定的时限方可取得房屋的完整产权。
其他文献
公正是人类文明的价值追求,而个体公正观是社会公正发展和完善社会公正制度的内在驱动力,特别是对于新时代大学生这个群体,其公正观的塑造会进一步影响社会的公正状况。十九大报
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同世界交流的进一步深入,“韩流”在国人和相关专家眼中已不再显得格格不入,最初怀着惊恐和戒备的眼光看待这一事物的国人,也随着各种文化现象在我
社会转型期,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经历了广泛而深刻的变迁,在这种变迁下,我国由原来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现阶段以市场为导向自由选择的市场经济体制,与此相
在高校中,辅导员是与大学生接触最频繁、最密切的群体。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通过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帮助其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
动物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具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在动物被引入人类共同生活圈后,由于人类的自身需要,动物与人类的接触频率越来越高,故而,其对人类造成伤害的几率也日趋增大。
中俄比邻而居,有着漫长的边境线,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能源资源消费国之一,俄罗斯则是当今世界最大的能源资源储备国与生产国之一。由是可见,两国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能源合作供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