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人类特殊的历史使命。对于一个社会稳定的人口结构而言,橄榄球型的年龄结构分布图的维持同样需要一个庞大而坚挺的、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的再创造。儿童、成年、老年组成了一个循环有序的新陈代谢系统,只有儿童的需求得以满足、儿童的权利得到保障、儿童的合法权益得到实现,儿童才能够健康成长,才能够成功实现社会化,才能够成为一个完整的“社会人”,才可以维持社会的良性运行,人类社会的文明才得以代代传承。在我国社会结构转型时期,在二元社会结构日趋松动的体制下,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外来流动人口的规模迅速扩大,与此同时流动群体呈现家庭化的趋势,原来在农村留守的儿童大批量分层次的逐步流入到城市社区中,成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本文通过对城市外来贫困家庭中儿童权益保护情况的访谈,从家庭的视角,就目前济南市在对儿童的权益保护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儿童权利——需求满足——权益获得”这样一个路线从理论层面作了深入地剖析,揭示了目前制约儿童权益实现的体制性和自为性的原因。同时,借助社会学互动理论和儿童发展牛态学理论的视角提出了保障儿童权益实现的机制,希望对以后此领域类似的研究有所裨益。文章所采用的定性资料主要来源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关于儿童权益保护项目在济南收集的资料。本文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内容如下:
第一章是研究的丰题、背景和方法的介绍。包括问题的提出、视角的选择以及国内外相关的文献回顾。
第二章主要构建了一个理论分析的思路并对相关的概念作了界定。文章借助需求理论和《儿童权利公约》中对儿童权利的规范,将儿童的需求和权益结合起来,并顺着“儿童权利——需求满足——权益获得”这样一个路径确立了文中资料分析的理论架构。
第三章的主要内容是对结构性访谈所收集到的定性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包括对访谈对象的基本情况的介绍,并对外来贫困家庭中儿童权益实现的具体现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为第四章进行深入地剖析提供了经验性的材料。
第四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在经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本章对外来贫困家庭中儿童权益实现的障碍性因素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解释。借助需求和权利这两个纬度指出造成目前家庭在儿童权益实现过程中存在的两个错位现象,并从父母和儿童两个不同的视角,对造成这种现象的体制性和自为性因素进行了阐述。
第五章是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运用相关的社会学理论知识,对克服城市外来贫困家庭中儿童权益实现的障碍性因素提出了政策和建议,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内部资源的整合、外部资源的引入及完善政策和社工介入。
第六章是结语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