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军人违反职责罪中死刑的废止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yi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死刑的废止一直是刑事立法改革的热点问题之一。2015年出台的《刑法修正案(九)》首次废除了军人违反职责罪中的两个罪名的死刑,从此使我国的死刑废止由普通刑法延伸到军事刑法领域,也为死刑废止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军事刑法具有特殊性,但是军事刑法是国家刑法的一部分,死刑的废止迟早要推进到军事刑法领域,对这一特别刑法领域的死刑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其死刑废止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具有现实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军人违反职责罪的死刑配置经历了历史变迁。1981年通过的《惩治军人违反职责罪暂行条例》是我国首部由立法机关正式制定的军事刑法,共规定31个罪名,其中有13个罪名可以判处死刑,死刑罪名的比重为41.9%。1997年刑法典全面修订时,军事刑法被吸收进入刑法典之中,成为分则第十章即军人违反职责罪。在罪名数量上,新刑法典的军人违反职责罪一章仍保持31个罪名,但经过调整,死刑罪名减少至12个,比重下降为38.7%。新刑法基本继承了原来单行军事刑法的配置模式,没有设置绝对确定的死刑模式。但是,直到《刑法修正案(九)》,历次刑法修正都没有涉及军人违反职责罪,也没有触及其死刑问题。《刑法修正案(九)》对军职罪死罪的削减,不仅为军职罪死刑废止提供了参考范本,推动了我国军事法治现代化和全面废止死刑的进程,还保障了军队凝聚力与战斗力,推动了刑法平等理念的发展,进一步保障了军人人权。从理论上说,军职罪保留死刑不具有合理的根基。报应观念与预防需求都不足以证明军职罪需要配置死刑。从刑罚的价值分析,军职罪保留死刑既不具有公正性,也不具有谦抑性和人道性。研究军职罪中的死刑废止也要考虑到其实践意义。结合当今的社会现实条件,军职罪的死刑废止不可一蹴而就,要遵循循序渐进、顾全大局的原则,秉承先易后难、分步废止的指导思想。在这一整体思路下,可将军职罪死刑废止的具体方案设计为:第一阶段:从目前至2020年,即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军队基本实现现代化和法治化,废除军人违反职责罪中所有平时非暴力犯罪中的死刑;第二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用15年左右的时间废除军人违反职责罪中所有战时非暴力犯罪与平时暴力犯罪中的死刑;第三阶段,从2035年到2050年,再用15年左右的时间废除军人违反职责罪中战时暴力犯罪中的死刑。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已经成为科教事业的重点。小学品德与社会是推进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它以培养小学生优良的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为目的,对小学生
针对目前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中"写课程"、"编课程",忽视课程开发的过程,课程脱离幼儿园实际、脱离幼儿生活等现象提出了园本课程开发必须把幼儿发展放在首位,重视开发的过程,
目的:通过研究由R.P.Garay和R.Lefever所建立的描述免疫系统中效应细胞对肿瘤细胞反应的动力学模型,获得肿瘤细胞个数变化的数学描述。方法:先说明模型解的正性和有界性,用线
应收账款管理是财务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如果应收账款管理不善,企业会长期深陷“三角债”的困扰之中,要避免这一问题,必须从源头进行管理和控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科技、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客观上对农村信用社业务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首先从农村信用社金融创新的内涵及动因入手,分析了当前农村信用社金融创新
<正>《微生物学概论》作为蚕学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对本科生认识自然,认识微生物,深化对蚕学专业的认识,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都具有重要的意义。2007年以来,我担任了蚕学专业
目的观察补血养心法针灸配合心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的治疗效果,旨在为临床治疗产后抑郁症提供一种高效安全、简便无不良反应的治疗方法。方法将6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
随着智慧企业与大数据概念的热点兴起,众多制造业已聚焦于如何在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过程中获取各种产品数据与知识并向企业提供有效的数据与知识服务。为了提高企业创新
<正> 在住宅区规划设计中,住宅群体布置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它直接影响到居民生活、节约用地以及城市面貌。反过来,城市规模、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住宅类型以及当时的规划设
人类栽桑养蚕起始于5000年之前,所开创的丝绸之路极大地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家蚕的基因组已经被解析,与之相辅,我们在此描述了桑树(川桑)的基因组。经过组装之后的桑树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