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初步探讨维生素D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高血压及糖脂代谢的影响。为进一步探讨临床使用维生素D制剂治疗骨质疏松症患者高血压及糖脂代谢异常提供理论据。方法1.研究对象分组:通过收集福建省立医院内分泌科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0月31日的初诊骨质疏松症患者信息,将其分为(1)初诊骨松并发高血压组(OH组)和初诊骨松无并发高血压组(OS1组)、(2)初诊骨松并发2型糖尿病组(OD组)和初诊骨松无并发2型糖尿病组(OS2组)、(3)初诊骨松并发血脂异常组(OL组)和初诊骨松无并发血脂异常组(OS3组)、(4)维生素D足够组(VDE组)和维生素D不足组(VDD组)。2.记录所有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要求的病例的一般信息和入院第一次实验室检查结果。3.统计学处理:统计分析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比较各分组变量差异,并选取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使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变量间的相关性,其中将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与OS1组相比较,OH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16.56±7.86)低于OS1组(22.51±8.56)(P<0.05);与OS2组相比较,OD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17.73±8.50)低于OS2组(24.13±7.30)(P<0.05);与OS3组相比较,OL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17.91±9.01)和OS3组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21.64±7.12)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69>0.05)。2.与VDE组比较,VDD组年龄(68.00±9.35)高于VDE组(61.03±11.75)(P<0.05);VDD组身高(155.45±6.57)低于VDE组(158.47±5.76)(P<0.05);VDD组收缩压(143.80±19.56)高于VDE组(131.29±18.68)(P<0.05);VDD组总甘油三酯(2.23±2.06)高于VDE组(1.21±0.97)(P<0.05);VDD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17±0.35)低于VDE组(1.44±0.42)(P<0.05);VDD组空腹血糖(9.07±3.50)高于VDE组(6.94±3.38)(P<0.05)。3.控制混杂因素后,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提示: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收缩压呈负相关(r=-0.218,P<0.05);与甘油三酯水平呈负相关(r=-0.288,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呈正相关(r=0.269,P<0.05);与空腹血糖水平之间相关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r=-0.204,P=0.064)。结论1.维生素D水平不足是骨质疏松症患者并发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2.维生素D水平不足可能与骨质疏松症患者并发2型糖尿病相关。3.维生素D水平与骨质疏松症患者血脂代谢情况相关。维生素D水平可能与总甘油三酯水平呈负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呈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