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化学发光检测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ejue_wang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化学发光技术在科研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深入的研究,人们对相应的化学发光方面在生活检测方面的认识在不断的加深。化学发光分析法是一种依据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吸收了反应时释放的化学能跃迁至激发态,后又返回基态时产生的辐射光的强度或辐射总量来确定其相应组分含量的分析方法,该方法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仪器简单且不需要激发光源。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被广泛运用于分析领域。虽然该方法有着以上优点,但它的选择性较差,不适于同一类物质的同时在线检测,从而限制了它的应用。作为一种暗场技术,化学发光不需要光源,仪器设备简单、可以容易的与各类分离技术实现联机。而高效液相色谱法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分离手段,具有高分离效率、高选择性、同时在线检测同一类物质、分析速度快、使用范围广的特点。将化学发光分析和高效液相色谱这种分离手段结合,复杂生物样品经由高效液相色谱进行组分分离后,用化学发光对分析物进行柱后检测,从而解决了化学发光学选择性差的问题。高效液相色谱与化学发光检测的联用技术,已成功的在分析检测领域得到应用,尤其突出的是在痕量及超痕量分析中取得了较为人满意的结果,其应用的范围涉及了医药分析、冶金分析、化工检测、环境检测分析、医学生物、生命科学、临床化学等领域中,且主要用于测定复杂的、含量低的混合物中组分的分析。本论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综述,第二部分研究报告。综述部分对近年来高效液相色谱-化学发光联用技术的原理、仪器结构、及用于高效液相色谱柱后检测的主要化学发光体系等进行简要的概述。研究报告由三部分组成:1高效液相色谱-化学发光法测定人血清及动物组织中的己烯雌酚基于己烯雌酚在酸性介质下对Ce(Ⅳ)和Rh6G的化学发光体系的增敏作用,建立了人血清及猪肉、鸡肉组织中己烯雌酚的高效液相色谱/化学发光联用的分离分析检测方法。己烯雌酚在1.0×10-8-2.5×10-6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最低检出限为3.0×10-9g/mL(3σ),对5.0x10-7g/mL的己烯雌酚进行11次平行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为2.1%。2高效液相色谱—化学发光法同时测定人血清中的盐酸异丙嗪和盐酸氯丙嗪基于盐酸异丙嗪和盐酸氯丙嗪在碱性介质下对luminol-KMnO4化学发光体系的增敏效应,建立了一种能够同时测定盐酸异丙嗪和盐酸氯丙嗪高效液相色谱化学发光检测流动注射分析法。该方法盐酸氯丙嗪的线性范围为:1.5×10-8~3.0×10-6g/mL,检出限为:3.0×10-9g/mL(3σ),盐酸异丙嗪线性范围为:2.5×10-8-5.0×10-6g/mL,检出限为:7.0×109g/mL(3σ)。该方法成功用于人血清中盐酸异丙嗪和盐酸氯丙嗪的同时测定。3高效液相色谱-固定化化学发光法同时测定鸡肉组织中的恩诺沙星及其代谢产物环丙沙星基于恩诺沙星及其代谢产物环丙沙星对Ce(SO4)2-Ru(bpy)32+-HNO3的增敏作用,建立了一种能够同时测定恩诺沙星及其代谢产物环丙沙星高效液相色谱化学发光检测的新方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0×10-9~3.0×10-7g/mL,恩诺沙星的检出限为:4.0×10-10g/mL(3σ),环丙沙星的检出限为:5.6×10-10g/mL(3σ),该方法成功用于鸡肉中恩诺沙星及其代谢产物环丙沙星的同时测定。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定性研究和案例研究的方法,以文化预设概念为出发点,对作为古代中国神话基本来源的《山海经》的英译本进行了多维度的文本分析。本研究提出中国神话的对外传播不能单
<正> 许多师专的外语科有这么一个共同的感觉:外语专业的学生上听说课不感兴趣。外语听说课教师也认为听说课不好上。我觉得,这一切与我们的教与学,认识与方法都有关系。但在
通过对大量显示不均样品进行分析,找到了显示不均产生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并基于分析结果设计了改善显示不均的实验。通过分析发现:显示不均产生的直接原因是重力引起的柱
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修订草案)》。新修订的《公务员法》体现了对公务员的道德要求与公务员队伍建设的伦
在新时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主要表现为空、假、套、高、繁,病根是背离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路线、存在封建残余思想、治理机制和治理能力缺失等。要从根本上治理形式主义、官僚
线性调频准连续波(LFMICW)体制兼具脉冲和连续波体制的优点,应用于高度表中,克服了脉冲体制峰值功率高的缺点,提高了抗干扰性能;消除了连续波体制存在的收发隔离。LFMICW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