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转化合成纳米硒及其抑菌机制研究

来源 :陕西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1247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硒是生物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具有抗氧化、抑癌、促进生殖、提高免疫等重要生理功能。但硒的安全剂量范围非常窄,容易因过量而产生毒性。纳米硒(seleniumnanoparticles,SeNPs)与其它形态的硒相比,毒性低、活性强、吸收好、生物利用度高,受到广泛关注。在纳米硒的制备方法中,微生物转化的纳米硒具有结构稳定、均匀、生物相容性高等优点。然而,不同微生物转化合成纳米硒的能力有较大差异。筛选耐硒毒性强且纳米硒转化率高的菌种成为微生物转化合成纳米硒的关键。益生菌具有改善菌群平衡、增强机体免疫等重要功效,而且具有良好的富集有机硒和转化纳米硒的能力。同时,富硒土壤中的微生物经过长期自然驯化,是良好的纳米硒高产菌株来源。因此本文通过益生菌和富硒土壤两方面,寻找耐受硒毒性强的纳米硒转化菌株。纳米硒通过锚定到菌体细胞壁上,穿透并进入细胞,引起菌体由外到内的一系列损伤,在抑菌活性上表现出较好的优势。本文通过研究纳米硒的抑菌活性,发现致病菌溶藻弧菌表现出明显的细胞形态损伤,目前有关纳米硒对溶藻弧菌的抑菌活性还未见报道。基于此,本文通过筛选对亚硒酸钠耐受能力强的纳米硒转化菌种,优化纳米硒转化的微环境,并对纳米硒的结构特性进行表征。在此基础上研究纳米硒对溶藻弧菌体内外的抑菌活性,探索纳米硒对溶藻弧菌生长、运动性、菌膜、形态、分子代谢等的影响,评价纳米硒对溶藻弧菌的抑菌机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微生物转化纳米硒菌种的筛选和鉴定。采用富硒土壤和24株益生菌为菌种来源,以亚硒酸钠的还原率为指标,通过平板初筛、液体复筛、连续驯化等方法,经过筛选获得一株对亚硒酸钠耐受能力强的纳米硒转化菌株,鉴定为植物乳杆菌LP21,最高能耐受16.0 g/L的亚硒酸钠,在8.0 g/L的MRS液体培养基中生长正常,亚硒酸钠浓度为6.0 g/L时,纳米硒的的浓度达到2.076 g/L,转化率34.6%。(2)植物乳杆菌LP21营养及发酵条件的研究。对植物乳杆菌LP21基础培养基研究发现,MRS、M17、MC对植物乳杆菌LP21转化纳米硒存在干扰,试验通过分析培养基中的干扰成分并改良培养基、转化方式等避免培养基对纳米硒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中葡萄糖、乳糖具有还原性,可将亚硒酸钠转化成纳米硒,改良后的MRS培养基适合菌体生长及纳米硒的转化,合成的纳米硒均匀、稳定、分散性好。采用植物乳杆菌LP21洗涤后接种于磷酸缓冲液中可促进亚硒酸钠转化合成纳米硒,从根源上避免基质的干扰作用;研究植物乳杆菌LP21环境条件,以亚硒酸钠的还原率为指标,从亚硒酸钠添加时间、培养时间、温度、pH方面,确定植物乳杆菌LP21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时间48 h,温度35℃,pH 6.5,在此条件下采用4.0 g/L亚硒酸钠,转化合成的纳米硒浓度达到1.192 g/L,转化率为29.8%。(3)纳米硒的结构和抑菌活性研究。从形貌、粒径大小、ζ-电位、晶型、表面结合分子方面对植物乳杆菌LP21转化的纳米硒进行表征,全面评价纳米硒的结构性能,探索纳米硒稳定存在的机理,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LP21转化的纳米硒呈球形,颗粒大小均匀、分散性良好,为无定形态,平均粒度为184.6±3.32 nm,ζ-电位-25.56 mV,纳米硒表面覆盖着蛋白和糖类等生物大分子,分子携带负电荷,通过电荷之间的静电排斥防止纳米颗粒的团聚,维持纳米硒颗粒的稳定;采用平板扩散、细胞形态观察,研究纳米硒对大肠杆菌、溶藻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纳米硒对革兰氏阴性菌活性较强,并造成菌体细胞壁和细胞膜结构变化,使溶藻弧菌细胞壁塌陷、残缺、出现溶洞,大肠杆菌细胞壁褶皱、凹陷。对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稍弱,能够抑制菌体生长,但对细胞形态无明显影响。(4)评价纳米硒对溶藻弧菌的抑菌活性及SeNPs-LP21冻干粉的制备。从溶藻弧菌的生长、运动、菌膜、碱性磷酸酶活性、活性氧水平、电导率方面及斑马鱼模型,评价纳米硒对溶藻弧菌的体内外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纳米硒对溶藻弧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为 286 μg/mL,最低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为1144μg/mL,在亚抑制剂量143 μg/mL条件下,对溶藻弧菌的生长繁殖、运动性、菌膜均有显著抑制,并且纳米硒作用后引起了细胞壁和细胞膜的破坏,碱性磷酸酶释放、电导率增大,同时使得溶藻弧菌胞内活性氧水平升高。SeNPs、SeNPs-LP21、亚硒酸钠均能提高斑马鱼对溶藻弧菌的抗病性,SeNPs活性最强,其次为SeNPs-LP21;以存活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响应面试验优化SeNPs-LP21的冻干保护剂种类、冻干保护剂浓度,确定SeNPs-LP21冻干保护剂的最佳配比:海藻糖8.11%,碳酸氢钠0.8%,低聚木糖12.11%。在此条件下,SeNPs-LP21的存活率为46.38%,比对照组提高了 35.29%。(5)纳米硒抑制溶藻弧菌的分子机制。在亚抑制浓度下,采用LC-MS研究纳米硒对溶藻弧菌全组分代谢和靶向脂质代谢的影响,分析差异代谢物,阐明纳米硒抑制溶藻弧菌的分子机制。全组分代谢组学经鉴定有36种显著差异代谢物,主要包括核苷酸、脂类、有机酸、糖类、氨基酸、维生素类等。涉及到的代谢通路共86条,主要影响溶藻弧菌的核酸代谢、脂类代谢、ATP能量合成、氨基酸代谢等,并且破环了细胞壁的结构。靶向脂质代谢组学共鉴定出14种具有显著差异的代谢物,主要影响溶藻弧菌甘油酯、甘油磷脂和鞘磷脂的代谢。纳米硒对溶藻弧菌的影响表现在多个方面,通过干扰细胞内主要生化分子的代谢循环,引起细胞代谢通路的重编,并且使得细胞膜、细胞壁成分发生变化,导致细胞壁膜结构和生理功能受损,最终抑制菌体生长繁殖。本论文采用益生菌筛选获得一株纳米硒转化高产菌株---植物乳杆菌LP21,确定了菌体转化纳米硒的发酵条件,表征了纳米硒的形态、尺寸、结构等特征,并评价了纳米硒对溶藻弧菌的抑菌活性。研究结果为益生菌转化纳米硒及生物来源纳米硒作为抗菌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过共晶Al-Si-Cu-Mg合金具有比强度高、硬度高、线膨胀系数低、耐磨性好、热稳定性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领域中发动机缸体、活塞等部件的制备。但过共晶Al-Si合金中粗大的块状初生Si相,严重影响合金的力学性能。半固态挤压铸造成形工艺作为一种近净成形工艺,可有效改善合金显微组织提高力学性能,但在半固态挤压铸造成形Al-Si合金的热处理工艺及其强化机制方面的研究目前尚显薄弱。本文以Al-17
龋病是口腔常见病和多发病,全世界60~90%的学龄儿童和近100%的成年人患有龋齿,若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会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品质。齿科复合树脂因其诸多优点,如美观性好、生物相容性佳和操作简便等,成为当前修复龋齿的重要材料。然而,口腔环境特殊复杂(酸碱、温度、咀嚼力、细菌等),复合树脂在临床服役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存在一些问题,“材料断裂”和“继发龋齿”是导致树脂材料修复失败的两个主要原因。
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促使金融监管部门和学术界开始反思微观金融监管的不足,即仅关注个体金融机构的稳健无法保证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性。为了降低金融部门的系统性风险、维持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宏观审慎监管应运而生。近年来,各国监管部门都在积极探索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构建。特别地,在我国宏观审慎政策已经被提到了与货币政策相当的地位,并且我国的宏观审慎政策实施历史长、使用频率高、采用的宏观审慎
当前我国一些企业集团存在着“大企业病”现象,一方面组织机构官僚化,各项规章制度繁琐,导致管理成本居高不下,造成工作效率低下;另一方面企业管控能力弱,导致企业财务工作面临诸多问题,如会计核算成本居高不下、耗用大量人力财力,财务与业务脱节、沟通不畅、信息质量不透明,财务管理缺乏战略高度等。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明显已难以满足企业集团当前降本增效、加强管控的需求。财务共享服务应运而生,在解决集团管控能力薄弱
核级铪(Hf)作为一种重要的核用材料,对堆芯运行的反应性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近10年以来,Hf中发现了一种应力诱导的同素异晶面心立方相(Face centered cubic,简称FCC),FCC-Hf的出现,为Hf的反应堆应用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展开FCC-Hf的晶体学研究成为迫切任务。本文分为四个逻辑:(1)统计Hf中FCC相的类型、尺寸、含量及形貌;(2)研究FCC相的分位错来源,探索相关
人类发展历程中,每一次技术革命性创新都将人类文明推向一个崭新的时代。自工业革命以来,制造业代替了农业成为工业化国家的主导产业,带动经济发展阶层的跃迁,决定着国家之间的兴衰交替。制造业成为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综合国力甚至于军事实力的决定因素。传统制造业发展更多依靠的资本、劳动力和技术的投入,数字作为信息交换与流动一直存在,但其作用不明显。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经济全球
当前,随着中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加速推进,国内各类资本寻找国际市场的动力不断增强,中国对外投资合作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全球基础设施建设升温,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发达国家的部分基础设施也面临升级换代,外部投资需求扩大,与中国开展投资合作的意愿增强。与此同时,世界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全球经济缓慢回暖、发展分化,全球贸易投资布
当前中国经济已经步入新阶段,中央积极推动“基建”与“新基建”来驱动经济建设,依托基础建设投资、公益投资等方法来优化地方“硬件”,使地方政府能够通过投资对经济增长产生正面影响,成为地方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其中产生的财力紧张问题可以通过地方政府举债得到有效缓解。在现代经济环境下,分析地方政府可否依靠举债刺激企业投融资进而对经济增长产生正面影响,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对此可引导得出三大问题:第一,
Sn晶须是一种细长的单晶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通常,Sn晶须生长于镀层表面,当其长度足以连接到电路相邻引脚后,可能会引起短路失效。为了避免晶须生长,业界广泛地采用了Sn-Pb镀层替换纯Sn镀层。但随着电子封装无铅化进程的推进,Sn基无铅焊料和镀层的使用使晶须生长问题重归人们的视线。目前,探究晶须的生长机理和抑制方法成为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焦点。文献报道了一些晶须生长机制,但仍然存在两个问题有待解决。首
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根本体现,耕地化肥减量是新时期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农户仍然是中国农业生产的重要主体,农户耕地化肥减量施用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十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更加重视化肥减量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促进农业化肥减量的政策措施,但化肥减量的效果仍然不太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现有政策措施表现出强制性有余、经济性不足的特点,未能有效激励农户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