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市安宁镇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研究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DSCUM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镇化进程地不断加快,城镇地无序扩张,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和农民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改变,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对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演变研究可探索解决乡村聚落空间水平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环境、土地等问题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文选取了四川省西昌市安宁镇为研究对象,选取安宁镇2007年、2010年、2013年和2016年四个时相的遥感图像,应用GIS技术,获取安宁镇聚落的空间形态,利用景观格局指数分析乡村聚落形态在时间变化过程中的演变趋势,并分析其演变过程,进一步探讨其驱动力。研究结论表明:(1)从形态上出发,西昌市安宁镇乡村聚落形态主要有三种类型:面状聚落、带状聚落和散点式聚落三大类型,其中面状聚落占主导地位,且安宁镇乡村聚落在空间形态上的主要发展趋势为向外延伸、扩张、蔓延、生长,且聚落的形态也在逐步规则化和有序化;(2)在景观格局指数分析上,西昌市安宁镇乡村聚落空间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快速发展时期,第二阶段为缓慢发展阶段,第三阶段为平缓发展阶段;(3)在内外驱动机制上,各个影响因素与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的发展关系为人口规模、人均收入水平、人口流动、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建设均与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呈正相关。(4)通过对安宁镇乡村聚落数量和聚落总面积平均增长率的比较分析得出,安宁镇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方向为西南方向。(5)安宁镇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规律:由于内外驱动力的共同作用导致安宁镇乡村聚落主要向着西南方向发展,且在发展过程中聚落的发展速率在逐渐降低,聚落空间分布也在逐渐趋于集中和均匀,同时聚落边界形态也逐步向规则化和有序化发展,安宁镇乡村聚落总体上在不断增长和有序化。。
其他文献
土壤剖面不同发生层蕴含着丰富的盐分变化、迁移、聚类信息,建立土壤剖面盐分的高光谱反射率预测模型可对定量化治理、监测和预报土壤剖面盐分提供一定的参考。以博斯腾湖西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由各种经济实体、社会实体和物质实体组成的聚集区。近年来,国外空间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的大量研究已经证明了集聚可提高劳动生产率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