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的定居意愿与社会融入问题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利用“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和2014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等相关数据,从城市规模的视角,探讨了不同城市规模分层下流动人口定居意愿的相关影响因素状况的差异性,以及其对定居意愿影响的差异性,尤其侧重论证分析了不同城市规模分层下的基础教育、社会保障、工资等因素是如何影响流动人口定居意愿的。首先,对国内外有关城市规模与流动人口定居的文献进行了研究和综述,并运用推拉理论、社会融入理论等,分析了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拉力”因素,以及中等城市、小城市中的“推拉”因素。其中“拉力”主要为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中基于集聚效应而带来的高收入、高就业率、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和完善的社会保障;“推力”主要为小城市中的低收入、低就业率和较差的基础教育和社会保障,而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由于人口过多而带来的环境恶化、交通拥挤、地租的上升和生活成本的增加等。其次,采用了描述性分析、比较分析的方法,对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下的流动人口定居意愿影响因素进行了现状描述以及与定居意愿的交互分析,研究发现,在不同城市规模中的流动人口个体因素、流动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现状分布和定居意愿存在较大差异。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二元logistics回归模型,验证了个体因素、流动范围、地区发达程度、城市规模分层、基础教育、社会保障和工资等对流动人口定居意愿的影响,并通过城市规模与基础教育、城市规模与社会保障、城市规模与工资的交互项验证了基础教育、社会保障、工资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个体因素、城市规模、基础教育、社会保障和工资对流动人口定居意愿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基础教育、社会保障和工资正向调节了城市规模对流动人口定居意愿的关系。最后,我们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增强流动人口在城市中定居意愿的一些政策建议,如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合理规划城市规模、实现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公平、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强流动人口职业教育培训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