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滤泡辅助性T细胞(T Follicular helper cells,Tfh)是效应T细胞(effector T cells)的一种,由初始T细胞(na?ve T cells)被抗原递呈细胞激活后分化而来。不同于效应T细胞产生不同的白介素发挥效应作用,Tfh主用通过进入滤泡后与抗原特异性的B细胞相互作用,发挥着促进生发中心(germinal center)的形成,浆细胞与抗体的产生,以及记忆B细胞形成的作用。Tfh的发育是多阶段多层次的,由多条信号通路所调控,包括TCR信号,ICOS信号等。AKT又称为蛋白激酶B(PKB),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同时,AKT具有三种亚型,AKT1,AKT2以及AKT3,它们具有高度相似的蛋白结构,都具有激酶活性,但是在不同的细胞中其表达量有所不同,而不同AKT亚型发挥的功能也有所不同。作为重要的信号转导分子,AKT信号通路处于一个细胞信号通路调控的枢纽地位,例如AKT信号通路参与调控细胞存活,细胞周期与增殖,细胞迁移,肿瘤发生等。研究也已发现,FOXO1,mTORC等AKT的下游调节分子对Tfh的发育分化起着的重要调控作用。因此,我们在此推测AKT是Tfh细胞的发育和功能所必需的。但是Tfh是否表达不同的AKT亚型,AKT亚型是否参与Tfh的分化发育,具体的分子机制尚不甚清楚,亟需深入的研究。我们首先利用小鼠流感感染模型分选Tfh细胞。发现Tfh表达AKT三个亚型AKT1,AKT2和AKT3,但AKT3的表达最少。同时,我们发现磷酸化AKT1和AKT2的水平随着Tfh分化而升高,提示Tfh分化过程中需要AKT1和AKT2的信号。其次,我们利用了CD4creAkt1f/f和Akt2-/-两种基因敲除小鼠来做进一步研究。我们首先研究了Akt1条件敲除小鼠和Akt2全敲小鼠是否会影响T细胞的稳态。发现在CD4+T细胞敲除Akt1并不影响T细胞在胸腺中的发育,也不影响T细胞稳态。通过骨髓重构实验,我们确认Akt2缺失会导致CD44表达下降。随后我们分别使用了小鼠流感模型以及OTII-OVA免疫模型在体研究条件性敲除Akt1对Tfh分化的影响。我们发现Akt1的缺失可以导致Tfh细胞数目的减少,提示AKT1对于Tfh有正向调控作用。同时,在OTII-OVA免疫模型中,我们也发现Akt2缺失也减少Tfh细胞的比例,提示AKT2也正向调控Tfh细胞的发育。当我们同时敲除Akt1与Akt2后,Tfh则几乎消失。机制方面,我们发现AKT1和AKT2均不调控Tfh主要标记分子的表达,比如Bcl-6等转录因子。但是在TCR刺激下,Akt1敲除会降低NF-κB信号通路中p65的磷酸化水平,也会下调4EBP的磷酸化水平。这些实验结果提示AKT是通过影响细胞代谢参与Tfh发育的。我们还发现,在OTII-OVA模型中,在第三天给予CD4creAkt1f/f和Akt2-/-小鼠第二次OVA免疫后,减少的Tfh细胞数量有大幅度回升。综上所述,我们发现AKT1和AKT2可以促进Tfh发育,并且AKT1和AKT2对Tfh的调控具有协同性,AKT1和AKT2同时缺失Tfh无法正常分化发育。本工作提示AKT亚型对Tfh发育存在不同的调控机制。因此,通过AKT亚型分析,进一步完善Tfh发育的信号网络,将有助于我们厘清Tfh发育的分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