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政府采购理论与实践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caonimaba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特性。中国共产党创立以来,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同时,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通过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而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从而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成果,彰显出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后,党中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是指引我国社会变革与发展的基本理念,它既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依据,同时又包含了对我国改革开放实践经验和国外社会发展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更为重要的问题是把这一科学的发展理念转变为一种实践意志,即通过制定出具体的政策和策略而使之在实践中得到贯彻和落实。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站在当今时代的高度,总结国内外发展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文明进步新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性认识的升华。目前学界对科学发展观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对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的具体途径的探讨、对科学发展观与实践的结合方式的研究还比较薄弱。本文在综述现有文献基础上,将政府采购这一研究对象纳入科学发展观的视野予以考量,构建起一个以科学发展观为认识工具的政府采购理论研究和分析的新框架,着眼于政府采购实践提出若干见解,尝试在政府采购领域中填补这一空白。  本文首次全面地研究了并揭示了如何把科学发展观切实地落实到我国政府采购的实践中及其重大意义:将政府采购纳入科学发展观的视域,强调政府采购应该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方向,因地制宜,放眼全局,着眼未来,科学协调各项政策功能目标,以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在政府采购中深化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关键要强化宗旨意识,提升服务能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采购当事人(广而言之是全体纳税人)的利益;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促进和谐采购。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是我国现代化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选择,是科学发展观的伟大实践。政府采购工作作为公共支出管理的关环节,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政府采购实践,要求从业人员必须牢固树立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做好政府采购风险的控制和防范,为进一步深化政府采购改革提供良好的环境和保障。“十二五”是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在政府采购领域要坚持改革开放的原则。我国于2008年启动了加入《政府采购协议》(GPA)谈判工作,目前已经进入了对外修改出价和对内修改法律的敏感期。相关政策管理部门必须科学“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积极与各参加方沟通,深入开展出价研究,梳理政府采购有关法律法规,为研究法律政策调整方案提供参考。同时通过培训和引导,帮助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  市场经济是一种高效率的经济形态,它在实现资源配置和资源的优化组合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来自国家的宏观调控。而政府采购就是实现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政府采购的政策和活动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本身就是科学理念向实践意志的转变。科学发展观科学地回答了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怎样发展等根本性的问题。相应地,政府采购由于它本身就是科学发展的实现方式,因而也就包含了为什么要有政府采购、为谁采购、怎样采购等重要的问题。  本文阐述了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政府采购的理念: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科学的采购。科学的采购首先要回答为什么要规范政府采购;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地回答的为谁发展的问题,政府采购也要解决好为谁采购的问题。要为公众负责,为广大纳税人负责。自觉接受公众的监督;在为谁采购上坚持以人为本,这也就规定了政府采购的方式,回答了怎样采购的问题。政府采购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的宏观调控的功能,以纠正在采购中市场失灵的缺陷,促进区域经济协调、鼓励技术创新、保护中小企业发展、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人和自然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这要求政府采购应该坚持绿色采购、可持续采购,即政府在依法规定采购项目时,要将保护自然环境与维护生态平衡作为重要的采购标准之一,将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纳入到政府采购的标准、评估方法与实施程度之中,对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的产品、项目、服务给予适当的扶持;树立政府“包容性采购”理念,学习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成果,通过总结国内外政府采购的经验,探讨完善我国政府采购的制度设计和运行机制。  本文认为,对国外市场经济发达的法制国家政府采购经验的借鉴汲取转化,是我国政府采购制度与实践走向健康、科学的必经之路。本文结合芬兰、法国、西班牙、英国、荷兰、德国等国的典型成功案例,认真分析了国外政府采购的有益经验与做法,与我国政府采购制度进行比照,提炼出国外政府采购的制度设计及其实践对我国政府采购科学发展的启示。  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工作实践,全面阐述了政府采购的历史与现状,梳理了我国政府采购的原因、历程、程序、方式、特点,介绍了天津市政府采购中心实践探索的典型案例;概括了我国政府采购的功能和意义;本文还介绍和评价了国外政府采购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探究了我国政府采购中的存在的主要问题;特别是首次系统地围绕政府采购科学理念的重塑,政府采购制度体制的完善,政府采购运行机理的调整,加强政府采购机构与队伍建设,遏制乃至防预政府采购领域的腐败现象,建立政府采购的绩效评估体制等方面,从学理和操作双重路向做了阐发,并对“十二五”期间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政府采购体系,修改和完善我国政府采购的法律法规,构建我国政府采购的操作和管理、监督和评价的科学体系,提出了具有操作性的对策建言。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是:  第一,将政府采购纳入科学发展观视域,建构了中国特色的政府采购的基本理念。自觉彰显科学发展观理论指导意义的普遍性,把政府采购视为科学发展的实现方式,从理论上探讨了为什么要有政府采购、为谁采购、怎样采购等问题,使我国的政府科采购工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提出“绿色采购”、“包容性采购”等理念,有助于推进政府采购工作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第二,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着重从政府采购的政策导向功能的宏观视野进行探讨。打破传统研究思路和模式,将政府采购工作与国家的经济建设与发展,与政府的宏观调控结合在一起研究,拓展了思考政府采购工作理论和实践范围,弥补了之前的学界仅将政府采购归为财政学这一分支的局限性。  第三,将政府采购工作的历史与现状、成就与问题、实际操作与政策法规的建立、总体考察和个案分析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笔者长期工作在政府采购第一线的经验优势,汲取已有研究成果和实践成果,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予以审视,阐明自己的学术见解,并为政府采购提供一个学理框架。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教育支出已然占据了人们家庭消费中的绝对比例,而受教育者权益屡屡遭受侵害却得不到有力保护,因此,建立一套完整的受教育者权益保护机制势在必行。文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我国摆脱了过去那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社会主义中国彰显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到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模式确立,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改革的对象来看,它针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我国交通事业迅速发展。其中,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桥梁的建设规模与数量也因此增加。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桥梁不仅具有行车平稳的优势,同时因其较强的跨越能力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
2013年,高校迎来第一批“95后”大学生,他们将成为校园主体,加强和改进对“95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
党的第十五次代表大会确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方略以来,我国法治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制定出大量顺应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法律,制度化的法治已在我国基本建立,满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