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吲哚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微生物、植物和动物代谢都能产生吲哚。研究表明吲哚是焦化废水和畜牧业废水中典型的氮杂环芳烃污染物,对人类健康和自然环境产生较大危害,吲哚的微生物转化是该类废水生物处理和资源化的关键。吲哚的生物转化研究始于上世纪20年代,迄今仍存在微生物群落信息缺乏、降解菌资源有限且降解机制不明晰等问题。本论文从微生物群落、纯菌特性及功能基因三个层面对吲哚好氧生物转化过程进行系统研究,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吲哚好氧转化的微生物群落信息,分别考察了实际焦化污泥和吲哚废水反应器污泥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和结构。实际焦化废水处理厂活性污泥的微生物群落组成较为一致,主要菌属包括Thiobacillus、Comamonas、Gp4、Azoarcus、Thauera、Kineosporia、Ensifer和Rhodoplanes。进一步构建并运行两种吲哚模拟废水生物反应器,分别为市政污泥体系(A体系)和焦化污泥体系(B体系)。两个体系都能有效去除吲哚并且生成靛蓝类物质。微生物群落分析表明,当吲哚和葡萄糖共代谢时,Azoarcus和Thauera是污泥中的核心微生物,其在A和B体系中的相对丰度分别为37.94%和24.34%;当吲哚为唯一碳源时,Alcaligenes和Comamonas演变成核心菌属,其中Alcaligenes在B体系中的丰度高达49.41%,其他主要的菌属还包括Burkholderia、Pseudomonas 和 Cupriavidus 等。从吲哚驯化的微生物群落体系出发,利用微生物纯培养技术获取吲哚降解菌并考察其降解特性。通过吲哚驯化和反复平板涂布从反应器污泥等样品中筛选得到6株能以吲哚为唯一碳源生长的菌株,其中菌株Comomonas sp.IDO1、Comomonas sp.IDO2和Xenophilussp.IDO4 能在一周内去除 100 mg/L吲哚,菌株Burkholderia sp.IDO3、Cupriavidus sp.IDO和Cupriavidus sp.SHE 降解效率较高,能在 24 h 内降解 100 mg/L吲哚。选择菌株Cupriavidus sp.SHE进行深入研究,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分析表明菌株在吲哚无机盐培养基中生长时,中间产物为靛红、靛红酸和邻氨基苯甲酸。对菌株SHE进行全基因组和比较蛋白质组解析,菌株共有6581个蛋白编码序列,蛋白质组检测到1117个蛋白,其中118个蛋白显著上调,59个蛋白显著下调。上调变化的蛋白中有两个基因簇(基因簇Ⅰ和Ⅱ),序列比对分析表明基因簇Ⅰ可能参与吲哚氧化的过程,基因簇Ⅱ可能参与邻氨基苯甲酸的代谢过程。以吲哚降解菌株SHE的基因组和蛋白质组信息为基础,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阐明菌株SHE降解吲哚机制。RT-qPCR实验表明基因簇Ⅰ中she5651-she5654 4个基因在吲哚无机盐培养基中均显著上调表达;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成功得到基因敲除菌SHE-A5652和SHE-A5653A5654,敲除菌的吲哚降解能力显著降低,且不能以吲哚为唯一碳源进行生长;对基因簇Ⅰ进行克隆实验,证实该基因簇能够催化吲哚转化,且she5652是负责吲哚氧化的功能基因,命名为indA。RT-qPCR实验表明基因簇Ⅱ中she1808-she1814 6个基因在吲哚无机盐培养基和邻氨基苯甲酸无机盐培养基中均显著上调表达;基因敲除菌SHE-△1814降解吲哚的能力和野生菌株SHE相似,但不能以吲哚和邻氨基苯甲酸为唯一碳源生长;对基因she1810进行异源表达和酶学分析,产物分析显示该蛋白能催化邻氨基苯甲酸生成邻氨基苯甲酸辅酶A。综上分析推测出菌株SHE降解吲哚的机制:吲哚首先在基因簇Ⅰ作用下被氧化,然后生成靛红和邻氨基苯甲酸,最后在基因簇Ⅱ作用下通过罕见的邻氨基苯甲酸辅酶A途径进一步降解。以吲哚降解过程中的功能蛋白为研究对象,利用生物信息学和基因重组技术探究吲哚加氧酶特性和应用。IndA与Pseudomonas菌株中传统的苯乙烯单加氧酶StyA相似性为30%左右,与Rhodococcus opacus菌株中新型的苯乙烯单加氧酶StyA1和StyA2B相似性为40-60%,在系统进化树中属于一个独立的分支,该加氧酶在Cupriavidus、Acientobacter和Burkholderia等菌属中广泛存在。IndA能在FAD和NADH存在下催化吲哚反应,在37"℃和pH 8.0的磷酸钾缓冲溶液中催化活性最高,对吲哚的Km和kcat值分别为0.36±0.10 mmol/L和1.53±0.16 min-1,此外IndA还能催化一系列吲哚衍生物反应生成色素类产物。将基因 indAB(she5652-she5651)导入到 Escherichia coli BL2l(DE3)中构建了重组大肠杆菌IND_AB,该菌株能催化色氨酸合成靛蓝,最适条件为:温度30℃,转速150r/min,接种时添加1.0mmol/LIPTG作诱导剂,在色氨酸1g/L、NaCl3.55g/L和酵母浸粉5.12 g/L的培养基中生长48 h,最终靛蓝产量为307mg/L,比未优化条件下靛蓝产量(70 mg/L)提高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