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依据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多学科交叉融合和系统分析的研究方法,从社会分工的基本概念入手,着重对社会分工的历史进程,社会分工的本质、类型和根源,社会分工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社会分工演化的客观规律,马克思“消灭分工”论断的内涵与实现过程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社会分工等方面内容进行了层层深入地探讨和研究,以求深化人们对社会分工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本文认为,社会分工是人类劳动的社会存在形式,它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宏观到微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社会分工的发展,一方面,表现为社会劳动细化、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另一方面,它又表现为不同所有制形式下社会分工的更替。前者是社会分工与生产力之间相互作用的客观趋势,后者是社会分工在不同所有制和分配形式下的阶段表征。因此,社会分工既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又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与人与人之间矛盾运动关系,它是生产方式的直接体现。从社会分工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来看,社会分工的发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在生产资料私有制下的社会分工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自发分工,它必将成为社会发展的阻力。从社会分工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来看,社会分工是生产关系的直接表现,在不同所有制关系下的社会分工在不同的社会中必然有着不同的地位和作用,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社会分工使劳动者越来越失去独立性、越来越片面而又畸形发展。社会分工是生产性分工和社会性分工的统一体。生产性分工是由生产的需要而引起的专业化、专门化劳动,它是提高劳动效率的必然要求,有一个不断细化、分化的历史发展趋势;社会性分工是指在特定所有制和分配制度下劳动者在从事专门化、专业化劳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身份和社会地位的差异,它不仅是社会不公平和不公正现象的集中表现,而且还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不公平和不公正现象,社会性分工的灭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科学合理分工是效率与公平的最佳结合,是生产性分工工具理性与社会性分工价值理性的统一体。人类也正是在追求科学合理分工的过程中推动着社会分工不断地向前发展。“旧式分工”特指私有制社会中造成的人类社会一切不平等、阻碍人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一种典型的社会性分工,它是马克思“消灭分工”的直接对象。尽管“消灭分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旧式分工”并不是仅仅凭借人的主观意志或想象就能消灭的,消灭“旧式分工”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现实条件,而且还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人类在自身的社会实践过程中,自觉地按照社会分工及其发展规律办事,充分地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不仅可以缩短“消灭分工”的历史进程,而且还可以进一步促进人类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社会分工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是当代社会的典型特征,分工关系的实质和核心是利益关系,分工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根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分工是一种在坚持资源最大化利用、生产关系和谐发展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原则之上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的科学合理的社会分工。它要求做到人文关怀和科学精神的统一、公平和效率的统一、理想和现实的统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分工既顺应了社会分工发展的客观规律,又符合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需要,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立足基本国情、坚持科学发展、加强制度创新和积极融入世界潮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分工的基本路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市场健全发展,提升农业专业化水平,协调劳资关系、干群关系,缩小地区差距、贫富差距,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社会公平、公正的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分工的主要措施。当前我国社会利益关系的复杂化以及旧的、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体系的存在和影响,等等。这些因素决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分工将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