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三维超声VOCAL技术测定小儿胃容积及胃排空目的探讨三维超声VOCAL技术测量小儿胃容积(GVs)的可行性及测定小儿正常胃排空时间(GET)。方法(1)60例正常儿童禁食10h后,在2min内食入250ml等回声型胃肠造影剂,由2名医师采用三维超声VOCAL技术分别进行胃容积测量,行组内相关系数(ICC)及Bland-Altman图评价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的重复性及一致性。(2)168例正常小儿采用三维超声进行胃排空测定,测定点为胃排空25%、胃排空50%及胃排空75%的时间,比较不同性别、年龄组、体重指数组的胃排空时间,并初步建立胃排空正常值。结果(1)同一医师两次测量和不同医师测量间重复性好,ICC分别为:0.956(95%CI:0.927~0.974)及0.928(95%CI:0.879~0.957)。Bland-Altman图示,同一医师两次测量和不同医师间测量一致性好。(2)胃排空时间在不同性别的比较、年龄组的比较、BMI组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儿童胃半排空时间为(48.6±11.7)min。(3)正常儿童在胃排空50%后,胃排空速度下降。结论(1)三维超声VOCAL技术测量小儿胃容积重复性和一致性好,能够很好测量小儿胃容积。(2)初步建立健康儿童胃半排空时间正常值,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第二部分三维超声VOCAL技术在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应用目的评估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胃排空功能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三维超声VOCAL技术测量30例FD小儿和30例正常小儿不同时点胃体积,计算各自的胃排空时间并进行两组间的比较。经诊断有胃排空延迟的患儿,临床予胃动力药治疗2周后复查,评估其治疗后胃排空功能,测定方法同治疗前,对FD患儿进行症状评分,观察不同症状与胃排空时间的关系。结果(1)FD组胃半排空时间(GET1/2)较正常组GET1/2迟缓(60.7±13.6min与50.3±11.4min,P=0.002);FD组患儿2h胃残留率与正常组2h胃残留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FD组有减缓胃排空的趋势。(2)FD组GET1/2与2h胃残留率之间相关性良好(r=0.854,P<0.05)。(3)各种症状与GET1/2均无明显相关性。(4)FD患儿治疗后GET1/2和2h胃排空率明显改善(67.7±12.6min与53.3±10.2min;30.5±7.7与22.9±7.3,P<0.05)。结论三维超声VOCAL技术可用于FD患儿胃排空功能的评价,并可用于FD患儿治疗前后疗效的评估,具有诊断和指导临床治疗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