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超声VOCAL技术测定小儿胃排空及在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应用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hlly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三维超声VOCAL技术测定小儿胃容积及胃排空目的探讨三维超声VOCAL技术测量小儿胃容积(GVs)的可行性及测定小儿正常胃排空时间(GET)。方法(1)60例正常儿童禁食10h后,在2min内食入250ml等回声型胃肠造影剂,由2名医师采用三维超声VOCAL技术分别进行胃容积测量,行组内相关系数(ICC)及Bland-Altman图评价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的重复性及一致性。(2)168例正常小儿采用三维超声进行胃排空测定,测定点为胃排空25%、胃排空50%及胃排空75%的时间,比较不同性别、年龄组、体重指数组的胃排空时间,并初步建立胃排空正常值。结果(1)同一医师两次测量和不同医师测量间重复性好,ICC分别为:0.956(95%CI:0.927~0.974)及0.928(95%CI:0.879~0.957)。Bland-Altman图示,同一医师两次测量和不同医师间测量一致性好。(2)胃排空时间在不同性别的比较、年龄组的比较、BMI组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儿童胃半排空时间为(48.6±11.7)min。(3)正常儿童在胃排空50%后,胃排空速度下降。结论(1)三维超声VOCAL技术测量小儿胃容积重复性和一致性好,能够很好测量小儿胃容积。(2)初步建立健康儿童胃半排空时间正常值,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第二部分三维超声VOCAL技术在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应用目的评估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胃排空功能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三维超声VOCAL技术测量30例FD小儿和30例正常小儿不同时点胃体积,计算各自的胃排空时间并进行两组间的比较。经诊断有胃排空延迟的患儿,临床予胃动力药治疗2周后复查,评估其治疗后胃排空功能,测定方法同治疗前,对FD患儿进行症状评分,观察不同症状与胃排空时间的关系。结果(1)FD组胃半排空时间(GET1/2)较正常组GET1/2迟缓(60.7±13.6min与50.3±11.4min,P=0.002);FD组患儿2h胃残留率与正常组2h胃残留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FD组有减缓胃排空的趋势。(2)FD组GET1/2与2h胃残留率之间相关性良好(r=0.854,P<0.05)。(3)各种症状与GET1/2均无明显相关性。(4)FD患儿治疗后GET1/2和2h胃排空率明显改善(67.7±12.6min与53.3±10.2min;30.5±7.7与22.9±7.3,P<0.05)。结论三维超声VOCAL技术可用于FD患儿胃排空功能的评价,并可用于FD患儿治疗前后疗效的评估,具有诊断和指导临床治疗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背景与目的:脑缺血后神经细胞死亡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主要表现为坏死和凋亡两种形式,细胞坏死位于缺血核心区,细胞凋亡主要出现在缺血周边区(半暗带)。由于溶栓治疗
【目的】观察跑台运动训练对脑缺血损伤大鼠脑组织中IL-10表达的影响,以探讨跑台运动训练促进脑缺血后神经神经结构重塑和功能重建的相关机制。【方法】1、体外构建载有IL-10
本实验将通过诱导培养脐血和成人外周血的单核细胞贴壁成分(DC前体)的方法,获得足量DC,流式检测刺激后表面标志(CD83、CD86和HLA-DR)的表达,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检测其刺激淋
目的:探讨外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幼年SD 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神经元凋亡和c-fos 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Rice 法制备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动物模型,将26
目的比较不同程度缺血及不同复灌注时间引起的睾丸微血管的损伤改变,研究携抗基质金属蛋白酶-9抗体脂质微泡(TMB-9)在兔睾丸不同程度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评价,寻求一种更能客
腕关节是人体中结构复杂、易于发生损伤的关节之一,腕关节疾病处理不当,容易导致腕关节功能障碍或影响功能恢复。腕关节指数测量在腕关节疾病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主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