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养化浊法对2型糖尿病肥胖型患者TNF-α、LEP水平的影响

来源 :安徽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peng7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目的探讨中医学对2型糖尿病肥胖型患者胰岛素抵抗的认识,通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观察清养化浊法对2型糖尿病肥胖型患者脾气亏虚痰瘀互结证及TNF-α、LEP水平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理。2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病例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2组均予糖尿病教育、合理饮食并常规应用西药口服降糖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二甲双胍(0.5g,一日三次,餐前半小时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养化浊中药。两组疗程均为6周,共观察1个疗程。测定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脂(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空腹胰岛素(FIN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瘦素(LEP)含量,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2组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体重指数(BMI)等指标,探讨清养化浊法对2型糖尿病肥胖型患者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3结果治疗前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数据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有可比性(P>0.05)。在中医证候改善方面: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有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86.7%。治疗组中医症状头身困重、口中黏腻不爽、心烦失眠、脘腹胀满纳呆、舌暗有斑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在血糖方面,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两小时血糖,均较治疗前降低明显,经t检验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糖化血红蛋白变化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均有下降,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经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血脂变化方面: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和总胆固醇治疗后较对照组均有降低,经t检验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在肥胖相关指标方面,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体重、腰围、臀围、腰臀比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腰围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BMI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4(P>0.05),臀围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81(P>0.05);然而在实际观察中同组BMI、体重、腰围治疗后较治疗前相对降低。腰臀比组间比较P=0.019(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两组治疗后TNF-α、LEP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TNF-α、LEP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在安全性指标方面:肝肾功能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内。两组未见严重不良反应。4结论从初步临床研究证实,清养化浊汤结合西药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中药治疗既可改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肥胖相关指标,降低血糖血脂,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还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且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其他文献
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后悬架虚拟台架模型,通过平行轮跳试验对某车型后悬架进行疲劳寿命估计,并讨论疲劳分析的基本方法.
为了筛选适用于棉花胞质雄性不育系授粉的蜂种,2013―2014年以蜜蜂为对照,在网室内进行壁蜂对棉花胞质雄性不育系授粉试验,观察壁蜂和蜜蜂在棉花花朵上的生物学特性,并进行田
秦皇岛热电厂2#锅炉燃烧不稳定、燃烧效率低等问题主要是由于燃烧器的一次风管道结构不合理造成的.本文采用多功能旋流燃烧器的设计思想对旋流燃烧器进行了技术改造和工业性
1990年5月,辽宁省博物馆、辽宁美术馆为一位古稀老人举办了书法展览。那些苍劲有力的书法作品,出自老人因受迫害而截去五指的右手。因为同样的原因,他的左手拇指也被截去了。将右手残掌套上胶皮套,再握着笔套,他苦练出了书法绝技,在各级书法展中多次获奖。  这位老人,就是开国上校、共和国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获得者,沈阳有色金属加工厂原党委书记杨焕章。一位老朋友写诗赞扬他说:“天夺我手我夺天,写尽
为探究静电聚结破乳机理,采用显微实验研究的方法,深入考察不同无机盐浓度和种类条件下W/O乳状液分散相液滴在脉冲电场作用下的破乳聚并行为。实验发现,一定范围内,随溶于分散相无
采用流体力学软件对不同结构径向入口旋风分离器的气固两相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基于响应曲面法得到旋风分离器的压降模型及分离效率模型。结果表明升气管直径和入口角度对
目的探讨采用紧急宫颈环扎术的妊娠合并宫颈机能不全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82例采取紧急宫颈环扎术的妊娠合并宫颈机能不全者分为两组,A组
在高13 m大型循环流化床装置上,对φ150 mm&#215;900 mm负压差立管内气固两相流的动态压力进行了轴向多点测量,并用标准偏差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立管下料过程的动态传递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