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目的探讨中医学对2型糖尿病肥胖型患者胰岛素抵抗的认识,通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观察清养化浊法对2型糖尿病肥胖型患者脾气亏虚痰瘀互结证及TNF-α、LEP水平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理。2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病例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2组均予糖尿病教育、合理饮食并常规应用西药口服降糖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二甲双胍(0.5g,一日三次,餐前半小时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养化浊中药。两组疗程均为6周,共观察1个疗程。测定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脂(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空腹胰岛素(FIN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瘦素(LEP)含量,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2组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体重指数(BMI)等指标,探讨清养化浊法对2型糖尿病肥胖型患者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3结果治疗前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数据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有可比性(P>0.05)。在中医证候改善方面: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有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86.7%。治疗组中医症状头身困重、口中黏腻不爽、心烦失眠、脘腹胀满纳呆、舌暗有斑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在血糖方面,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两小时血糖,均较治疗前降低明显,经t检验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糖化血红蛋白变化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均有下降,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经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血脂变化方面: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和总胆固醇治疗后较对照组均有降低,经t检验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在肥胖相关指标方面,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体重、腰围、臀围、腰臀比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腰围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BMI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4(P>0.05),臀围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81(P>0.05);然而在实际观察中同组BMI、体重、腰围治疗后较治疗前相对降低。腰臀比组间比较P=0.019(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两组治疗后TNF-α、LEP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TNF-α、LEP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在安全性指标方面:肝肾功能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内。两组未见严重不良反应。4结论从初步临床研究证实,清养化浊汤结合西药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中药治疗既可改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肥胖相关指标,降低血糖血脂,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还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且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