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陕革命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da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川陕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四方面军在中共的领导下撤离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后开创的一个重要革命根据地。川陕革命根据地在短短的两年零两个月的时间里,曾发展为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川陕革命根据地之所以发展这么迅速,一个重要原因便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该地的积极推进。因此,深入研究川陕革命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这部分主要对川陕革命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意义进行分析,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进行界定,以及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关概念和基本原则进行阐述。第二部分,川陕革命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一方面是对川陕革命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一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自身需要;二是争取革命胜利的前提条件;三是发展壮大根据地党团组织和红军队伍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是对川陕革命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其可能性主要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积极推进的客观需要;蒋介石国民党独裁统治下群众对自身解放渴求的主观需要;早期党组织的领导及其积极的革命实践的组织保障。第三部分,川陕革命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内容和具体途径。本部分是全文的研究重点,主要内容有:以灌输历史唯物史观为基础的政治启蒙;以变革社会陈规陋习为基础的社会教育;以土地革命、阶级斗争、武装斗争为中心的革命理论宣传。具体途径主要有:开展广泛深入的理论教育;坚持形式多样的舆论宣传;加强以人为本的情感动员。第四部分,川陕革命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特点和基本方法。本部分是全文研究的难点,其主要特点有:内容具有针对性和选择性;主体具有组织性和广泛性;形式具有创新性和实效性;过程具有曲折性和斗争性。其基本方法有:联系实际进行理论创新;不断加强理论普及工作;切实关注群众实际生活;因地制宜构建传播平台。第五部分,川陕革命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分析及当代启示。首先是对川陕革命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进行总结,其经验主要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群众根本利益的维护和革命理论的满足相结合;坚持大众化语言的艺术性和方式的灵活性相结合;坚持大众化对象的层次性和内容的针对性相结合。其次是分析川陕革命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当代启示,其当代启示主要有:首要前提是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重要保证是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有效途径是创新理论宣传工作;现实选择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其他文献
改进了强一弱碱阴床再生工艺,在不增加任何投资的条件下,使弱碱树脂有效体积增加一倍,使强、弱碱树脂配比趋于合理,可大幅度增加阴床周期制水量,降低成本.
政党能力问题是关乎政党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政党能力质之高低、量之大小直接影响甚至决定政党权利能否顺利实现及其实现程度。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讲,由于其承担着特殊的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立学习型、服务型和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其着眼点就是确立党的建设与改革的系统目标。服务型政党建设是学习型政党与创新型政党建设的统领目标。”高
2月7日,安德里茨宣布接到俄罗斯最大的新闻纸生产商之一的JSC Volga公司的订单,将JSC Volga公司现有的磨木筛渣系统改造成TMP生产线。生产线将以云杉为原料,为现有造纸机供料
本文以山西省人民医院图书馆为例,详细阐述了在“互联网+”时代,医院图书馆要强化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优化基础服务,加强资源建设与利用,完善服务体系,开展特色服务,参与到教学
文章结合大数据时代的客观要求分析图书馆实施大数据战略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从数据的分析与整合、大数据处理以及结果显示3个阶段探究图书馆实施大数据战略的框架,并着重从数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公信力建设关系到党的事业兴衰成败。中国共产党公信力,就是在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通过其指导
1956年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不但解决了人们温饱问题,而且开始逐渐向小康社会的目标迈进。但同时,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资源环境的消耗也十分巨大。十六届三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要“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根据这一理论为指导,对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通过对法治思维能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普及,其在人们的生活及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便利,促使人们的生活及工作方式发生变化,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非法获取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