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川陕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四方面军在中共的领导下撤离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后开创的一个重要革命根据地。川陕革命根据地在短短的两年零两个月的时间里,曾发展为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川陕革命根据地之所以发展这么迅速,一个重要原因便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该地的积极推进。因此,深入研究川陕革命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这部分主要对川陕革命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意义进行分析,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进行界定,以及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关概念和基本原则进行阐述。第二部分,川陕革命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一方面是对川陕革命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一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自身需要;二是争取革命胜利的前提条件;三是发展壮大根据地党团组织和红军队伍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是对川陕革命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其可能性主要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积极推进的客观需要;蒋介石国民党独裁统治下群众对自身解放渴求的主观需要;早期党组织的领导及其积极的革命实践的组织保障。第三部分,川陕革命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内容和具体途径。本部分是全文的研究重点,主要内容有:以灌输历史唯物史观为基础的政治启蒙;以变革社会陈规陋习为基础的社会教育;以土地革命、阶级斗争、武装斗争为中心的革命理论宣传。具体途径主要有:开展广泛深入的理论教育;坚持形式多样的舆论宣传;加强以人为本的情感动员。第四部分,川陕革命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特点和基本方法。本部分是全文研究的难点,其主要特点有:内容具有针对性和选择性;主体具有组织性和广泛性;形式具有创新性和实效性;过程具有曲折性和斗争性。其基本方法有:联系实际进行理论创新;不断加强理论普及工作;切实关注群众实际生活;因地制宜构建传播平台。第五部分,川陕革命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分析及当代启示。首先是对川陕革命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进行总结,其经验主要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群众根本利益的维护和革命理论的满足相结合;坚持大众化语言的艺术性和方式的灵活性相结合;坚持大众化对象的层次性和内容的针对性相结合。其次是分析川陕革命根据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当代启示,其当代启示主要有:首要前提是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重要保证是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有效途径是创新理论宣传工作;现实选择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