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研究背景当前心脏直视手术数量日趋增长,而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是心内直视手术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支持手段。CPB技术属于非生理性的循环替代方法,使得患者在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可能,其中CPB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就是不同程度的肾损伤。因此,早期诊断、早期防治是降低体外循环相关性肾损伤病死率的关键环节。目前临床上仍以血肌酐(Serumcreatinine,Scr)及尿量的相对和或绝对变化作为诊断AKI的评价标准,然而该诊断标准在灵敏性和特异性的效果上差强人意。α1-抗胰蛋白酶(α1-antitrypsin,α1-AT)属于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体内具有蛋白酶抑制作用,可以使体内正常组织免受蛋白酶作用所导致的损伤,最近有研究结果表明,α1-AT参与炎症抑制的多个环节,有防治肾损伤的作用。目前,国内外关于α1-AT与体外循环术后肾损伤的研究尚未有相关报道,α1-AT在血浆中的浓度变化与术后肾损伤的关系及能否作为术后早期的预测指标有待研究。2.目的:本研究观察CPB下心脏手术围术期血浆α1-抗胰蛋白酶(α1-AT)浓度变化情况,探索CPB术后AKI与α1-AT浓度变化的相关性及α1-AT浓度变化对CPB术后AKI预测的有效性。3.内容与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已经通过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纳入本院心血管外科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行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的病人。根据是否在术后48小时内肌酐浓度升高≥26.5μmol/L(0.3mg/dl)或者在确认或推测7天内肌酐值较基线值会升高≥1.5-1.9倍分组。共设置5个时间点,分别为术前、术后1小时、术后12小时、术后24小时和术后48小时,每时间点取全血5ml。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浆中α1-AT的浓度。通过统计学方法研究该指标与肾损伤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所涉及的计量数据,均先对其做正态性检验,根据结果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检测两组间各指标的差异,计量资料通过Pearson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比较组间差异。明确CPB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的分析过程使用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α1-AT浓度对CPB术后AKI的诊断价值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进行。所有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分析,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4.结果:本研究纳入共50例患者数据,其中31人诊断为术后急性肾损伤,纳入急性肾损伤组(AKI),其余19人纳入非急性肾损伤组(Non-AKI)。两组患者基线水平α1-AT浓度无统计学差异(1.19±0.83vs1.19±1.07,p=0.993),在术后1小时 AKI 组 α1-AT 明显下降(0.50±0.50vs1.23±1.00,p=0.007),在术后 1 小时对CPB术后AKI的诊断价值有统计学意义,曲线下面积AUC为0.754(p<0.05,95%可信区间,0.604-0.903),当术后1小时α1-AT浓度为0.674g/L时其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最高。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体外循环时间超过146.5分钟是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OR=6.912,95%可信区间1.147-41.660),术后1小时α1-AT浓度在0.674g/L及以上是术后急性肾损伤独立的保护因素(OR=0.011,95%可信区间0.019-0.601)。5.结论:体外循环术后1小时血浆中α1-AT的浓度降低与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相关,可作为早期诊断的参考指标;术后1小时α1-AT浓度超过0.674g/L是术后急性肾损伤独立的保护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