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节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y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基础。因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是事关“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根本问题。2003年12月,胡锦涛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也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指明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高等学校的“以人为本”,就是教师和大学生互相为本,重点是以大学生为本,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以人为本”体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就是“以学生为本”,即“以生为本”。“以生为本”现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和必须遵守的重要原则。   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面临着新的机遇,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面对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按照“以生为本”原则和要求深化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目标等方面的改革,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节,丰富和完善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手段,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感染力和提高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以生为本”就要把学生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以生为本”既要加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引导他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又要切实帮助大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   本文以“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为指导,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节进行了探讨,为更好地促进大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服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在我国社会转型、中西文化碰撞、新旧观念交锋、网络文化广泛渗透社会生活的形势中,承受着学业、心理、就业等方面的巨大压力,其人格极易出现发展不和谐和不健全的状况。因此,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和要求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新时期,以人为本的理念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节的有机结合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新的指导思想,使“以生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各个环节中都得到了充分体现。
其他文献
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导致土地大规模被征占,失地农民数量迅速增加。由于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的缺失,失地农民的切身利益受到严重侵害。据专家测算,在征地收
实证主义法学自产生时就一直寻求法律的客观性和确定性,他们主要从两个层面来阐述:其一,法律本身是一个确定的规范体系;其二,法律与道德之间并无实质性的关联,法律的合法性说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代表着效率与速度的航空运输业也如火如荼地迅速壮大,但是迅猛发展的同时,航空运输的诸多弊端也显露无疑,其中最让人头疼和阻碍其自身进步的便是航班
医疗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稳定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作为一种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社会福利,医疗保险制度是不论社会地位人人都应当享有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