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传统小城镇水系边缘带初探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j_b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座城池是人与自然既抗争又顺应的产物。先民基于天地人和的思想在广袤疆土上创建了诸多因地制宜的城池范例,江南传统小城镇是其中颇具地域特点的一个谱系。城镇与水结缘,或借“势”加强防御力,或顺“势”提高生产、运输力。城镇兴衰与水系紧密关联,形态与水系唇齿相依。在这个语境里本文尤其关注水系对江南传统城镇县治城域边界及边缘带的影响并认为其对江南地区诸多县治城域的形态限定、边缘带的产生与发展有决定性作用。  水系对城市边缘形态的影响是一个系统过程,因此如何连贯地思考宏观上水对城池形态的限定以及水作为限定要素自身的属性,微观上水与街巷网络、地块构成、公共空间的互动关系?笔者试图建立一套认知城市形态与水系关系的类型框架,将传统江南小城镇依其特征归纳分类,回应以上问题。  全文分三部分:绪论、正文、反思与展望。绪论提出传统小城镇的形态在当代快速膨胀的城市建设中受到威胁,迫切需要保护边缘以示形态。水系是江南传统小城镇边缘带的重要形态限定,并深入地影响边缘带上具体空间形态的塑造,以往研究对这种影响及连贯性缺乏系统而充分的认识。正文部分首先分析边界与边缘带的构成及对城市形态的意义,接着从地域特征、传统城市营造思想突出水系作为边界要素对江南传统城镇县治城域形态的特殊意义,然后以类型研究的方法把城市边界与水系、边缘带与水系、滨水空间与水边界,这一逐步具体的水-城关系分解为水系构成、县治城域形态类型、关厢类型、街巷体系、埠头类型等问题研究,试图将水与城的关系抽象出来,分成若干子集以期揭示水系对江南传统小城镇形态的系统影响。最后反思当代城市建设应重视水系与城池形态血脉相连,保护小城镇的自然、人文特色,结合今天的发展做有机更新;多学科的交叉、各种方法的尝试都应为此目的服务。
其他文献
残疾人的居住与环境质量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本文认为,残疾人问题首先是一个社会问题,与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福利政策密切相关。经过与瑞典等西方福利
学位
工业遗产的再利用是一个热点问题。城市工业遗产的保护目的在于延续人们对近现代工业历史发展的独特记忆。当前对工业遗产再利用在实践的层面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突出的问题
北京是国内较早提出并将文化创意产业纳入城市发展战略的城市之一。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北京市走向国际化、建设世界城市的新引擎,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和繁荣。   随着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迅速,而乡村地区发展明显滞后,特别是乡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一直缺乏标准。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背景下,制定符合农村地区发展的乡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
我国汽车4S专卖店是一种新型的商业建筑形式,具有展示、销售和售后服务(维修保养)等多重功能。目前,国外发达国家关于汽车4S专卖店建筑及室内空间环境的设计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拥有如此大量建设项目的中国,如何让绚丽的方案效果图变成现实,达到良好的建成效果,施工图阶段的构造设计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材料的展示、构造逻辑的表达、建筑风格以及建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建筑设计的方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设计者开始将一种“自下而上”的设计方法——参数化设计运用到建筑设计中去。同时,在国内外众多的建筑设计竞赛及投标
浙江石材资源丰富,采石历史悠久,全省各地有大小数千传统采石场或废弃采石宕口。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建筑业、工业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涌现,传统采石业逐渐衰落,诸多废弃采
住宅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反思历史、汲取经验和教训对住宅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两岸在二战后不同的历史走向使其住宅发展走过了不同的历程。本文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景观照明建设在各大城市中迅速开展起来。城市的夜景也越来越绚丽多姿,并带来了勃勃生机与活力,这既是城市经济实力的象征,更是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