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肉芽肿性乳腺炎又称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Lobular Mastitis,GLM)、哺乳后瘤样肉芽肿性乳腺炎、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到目前为止,该疾病的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确,病理诊断是其诊断的金标准,故其治疗方式也是多种多样,亦无统一疗效评价指标。目前主流观点认为GLM是一个免疫相关性疾病,多种炎症细胞及细胞因子参与了本病发生、发展过程。本实验主要探讨CD68+、CD163+M2型巨噬细胞、CD57+NK细胞、IgG4+浆细胞在肉芽肿性乳腺炎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上述细胞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其与肉芽肿性乳腺炎的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湖南省人民医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行手术治疗的非哺乳期乳腺炎和乳腺囊性增生症标本,根据术后病理诊断不同,设为实验组及2个对照组。实验组为GLM36例;对照组1为浆细胞性乳腺炎(Plasma Cell Mastitis PCM)17例;对照组2为乳腺囊性增生症10例。收集以上病例的石蜡标本,连续切片,采用EliVision super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分别检测三组标本中M2型巨噬细胞、NK细胞、igg4阳性浆细胞的表达情况。将各组表达情况与其病程、年龄分层、生育状况、乳头内陷情况及肿块大小等相关临床参数进行比较,分析三组的免疫细胞表达程度及其与相关临床参数的关系。【结果】1.各检测指标在实验组及2个对照组中阳性表达率不一致,其中各指标在囊性增生症中均无阳性表达。(1)cd68、cd163在glm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88%,91.67%,其中强阳性表达率为27.77%、11.11%;在pcm中阳性表达率为94.12%、100%,其中强阳性表达率为35.29%、29.41%;(2)cd57在glm组和pcm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88%、82.35%,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77%、11.76%;(3)igg4在glm组和pcm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56%、23.53%,其阳性表达均为弱阳性。2.glm组、pcm组cd68、cd163、cd57表达均未见明显差异,其表达均高于乳腺囊性增生症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3.glm组、pcm组的cd68、cd163和igg4在病程的各个阶段(≤2周、2周-3月、3月以上)表达水平基本一致,上述三个指标不随病程迁延发生明显变化,p>0.05;glm组在2周~3月的cd57表达水平明显高于≤2周时期,有统计学差异,p<0.05,pcm组三个时间段表达水平基本一致,不随病程发生改变,p>0.05。4.glm组、pcm组的cd68、cd163、cd57和igg4四个指标在生育高峰期(25-34岁)与非生育高峰期(21-24岁,35-55岁)表达基本一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5.GLM组、PCM组的CD68、CD163和IgG4三个指标在分娩后≤2年发病、分娩后>2年发病两种不同生育状态下表达基本一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PCM患者哺乳期后>2年发病患者CD57表达水平明显高于≤2年发病患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6.GLM组、PCM组的CD68、CD163、CD57三个指标在乳头内陷患者与无乳头内陷患者中表达基本一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GLM组乳头内陷患者IgG4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无乳头内陷患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7.GLM组、PCM组的CD68、CD163、CD57和IgG4四个指标在肿块直径≤3cm、3-6cm、≥6cm患者中表达基本一致,不随肿块大小发生明显变化,p>0.05。【结论】1、GLM与PCM中均有M2型巨噬细胞、NK细胞浸润,证实本病的发生与炎症细胞介入密切相关。2、NK细胞在GLM中的表达水平随病程迁延而呈现上升趋势,在2周-3月表达水平达到峰值,提示其可能是GLM临床分期的重要依据;NK细胞在PCM分娩后>2年表达水平升高,提示PCM的发生可能与妊娠或哺乳存在一定相关性。3、IgG4在GLM和PCM中均呈低表达状态,但IgG4在伴有乳头内陷的GLM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无内陷患者,提示两者可能是GLM的不同临床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