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动物致人损害法律救济研究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yun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的飞速发展让人们之间的交往逐渐密切,从而产生的纠纷也逐渐增多,在特殊纠纷之流浪动物致人损害的事件中,法律规定存在不完备之处,案件纠纷难以解决。《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二条规定从表面来看是对流浪动物致人损害问题予以明确,但从实质分析发现其概括性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操作起来差强人意,所以当受害人与流浪动物发生冲突导致受损后,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自行承担风险和后果,究其原因是法律规定的原饲养人或者管理人难以寻找。从本质来看,我国在该方面的立法不够完善,政府部门职责分工不明,存在相互推诿、八龙治水的现象。因此,对这种责任的理论研究、行为归责以及明确受害人获得救济、争取赔偿的途径,明确责任承担主体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共分为四大部分,首先第一部分是通过对流浪动物致人损害法律救济的总体情况进行概述并分析相关理论基础,从宏观把握。动物范围之广,不是社会上的每一种流浪动物都需要我们着重研究,因此第一步是界定流浪动物的概念、范围,讨论其特征、分类等等。第二部分则在理论基础上,深层次从侵权责任法的法理入手,从责任认定的结构讨论流浪动物致人损害性质,包括责任形成的构成要件、解决问题的责任承担主体等,这是受害人在后续能得到法律救济的基础。第三部分介绍了流浪动物致人损害法律救济的国内现状和域外情况,通过分析国内立法、司法和实践中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国外做法,从中学习能够完善我国该领域的相关经验。第四部分则针对受害人寻求法律救济的问题,从三个方面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包括立法上责任认定规则的完善以及司法、执法上救济途径的优化。通过以上研究,希望能够为保障受害人的权益提供有效的法律救济途径,以及为完善我国流浪动物法律救济制度尽一份微薄之力。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教学研究,推动《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课程建设。方法:从课程设置、教材建设、青年教师培养、理论与实践教学、网络课程建设等方面实现课程建设的研究工作。结果:经过
目前的政府治理效能现状已经不能适应社会需要和以顾客为导向行政的要求,亟待理论上的指导和启发。本文通过对英国行政改革中的“雷纳评审”的成功经验进行考察,指出要提高我
昌金路连接北京昌平区与平谷区金海湖,路线为东西走向,将昌平区、顺义区和平谷区紧密相连,全长10.2公里,由北半幅的改建段和南半幅的新建道路路段两部分组成。昌金路改造工程
配电网是连接输电系统与用户之间的桥梁,在结构和运行方式日益复杂的配电网,采用可靠、有效的短路故障定位技术快速、准确确定故障位置,以进一步实现故障管控,可以缩短停电时
<正>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文化厅):为促进博物馆推出陈列展览精品,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文物报社将组织开展第十四届(2016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
会议
<正>南水北调调走汉江水后,丹江口水库下泄流量聚减,使得汉江中下游航深减小,通航保证率下降。航运赖以生存的条件受到较大的破坏,不仅影响现状的营运水平,更对航运发展产生
会议
在医学检验中,临床医生能够合理地分析出报告,并且可以正确的运用数据,用在诊断和治疗上。完善检验科的管理模式,较好的实现全实验室质量管理。
<正>ECF(Extracytoplasmic function)σ因子是一类重要的与环境压力相关的转录因子,属于σ70家族,它通过膜上与之相互作用的anti-σ因子感知环境信号的变化,指导RNA聚合酶从转
会议
目前,高职院校迎来了大发展的春天,笔者从高等职业教育及其实践教学的内涵入手,分析了创新高职实践教学模式的动因,探讨了创新高职实践教学模式的路径.
“这年头,谁还敢给宝宝喝国产奶粉!”虽然这种看法失于偏颇,但根据各种调查的结果来看,持有这种看法的消费者并不在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