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酸类化合物解磷机理研究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vg454545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解磷是磷元素在自然界被植物利用的一个重要环节。葡萄糖酸、木糖酸和2-酮基葡萄糖酸等糖酸类化合物是生物解磷中的重要化学物质,但是其解磷的机理并不完全清楚。为了全面解析这一机理,我们利用克雷伯氏肺炎杆菌发酵制备了糖酸类化合物,并测定糖酸类化合物与钙、镁离子形成配合物的规律。将钙、镁离子与糖酸类化合物配制成不同比例的溶液,利用离子电极测定溶液中游离钙镁离子浓度。结果表明糖酸类化合物可以与钙、镁离子形成稳定的配合物,从而显著降低溶液中游离钙镁离子的浓度。葡萄糖酸根、2-酮基葡萄糖酸根和木糖酸根与钙离子形成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分别为:66.1、109.7、19.2 L/mol,与镁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分别为:106.3、161.2、23.8 L/mol。与纯水相比,4.84×10-1 mol/L的葡萄糖酸钠、木糖酸钠和2-酮基葡萄糖酸钠水溶液溶解磷酸钙,磷酸根浓度从14.4 mg/L提高到204.6、238.9、82.0 mg/L;溶解磷酸镁,磷酸根浓度从18.3 mg/L提高到318.7、1034.4、207.6 mg/L。在研究过程中,向土壤中添加糖酸类化合物,结果表明,土壤中磷浓度得以提高。通过向种植作物(番茄)的土壤中施加糖酸类化合物,在作物生长到一定高度时,与空白对照组和正对组相比,施加适量的糖酸类化合物能够促进作物的生长。本文研究结果表明,配合作用是糖酸类化合物解磷的重要机理,糖酸类化合物有望成为有效解磷剂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其他文献
为了正确分析金沙江流域高原山地生态、经济和社会因子与土壤侵蚀的关系,该研究从宏观的角度,把长江上游金沙江流域高原山地看成是一个包括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的具有多层次、
自由学习是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卡尔·罗杰斯的“自由学习”理论启迪开辟高校辅导员促进大学生自由学习的工作新思路。辅导员促进自由学习要以建构促进自由学
制造业作为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之一,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在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以及新兴廉价制造业国家兴起的背景下,我国
趋磁细菌是一类能沿磁场方向和氧浓度梯度运动的原核生物,能够在细胞内严格控制矿化合成有生物膜包被、纳米级、单磁畴的磁铁矿或胶黄铁矿磁小体颗粒。磁小体可以帮助细胞在
高速电机有体积小,功率密度大的特点,同时功率因数高,转速变化范围大,可靠性高。由于这些优点,高速电机在航空航天,精密制造等领域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但电机损耗密度大,温升高,这成为了限制其使用范围。转子侧散热条件恶劣,永磁体在高温下极易产生不可逆的退磁,影响高速电机的正常工作。高速电机的转子损耗主要来源于转子涡流损耗、风摩损耗和轴承的机械损耗。本文以空气轴承高速电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空气轴承高速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