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钆化合物掺Pr<'3+>,Dy<'3+>或Tb<'3+>能量传递及真空紫外荧光性质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zh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稀土掺杂的真空紫外荧光材料有望在无汞荧光灯,高效等离子体显示器件和快速闪烁体方面得到实际应用,成为近年来稀土发光材料研究的又一个热点。另外,同步辐射等真空紫外实验手段的发展和完善也为人们研究稀土离子高能激发态打下了实验基础。目前对于真空紫外荧光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开发更加实用的真空紫外荧光材料,同时扩展对于稀土离子高能态性质的认识,可以说对于真空紫外荧光材料的研究不仅可以指导实际应用,同时也能够发展完善稀土离子能级理论。   本文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研究了Pr3+和Dy3+掺杂的NaGdF4和GdB3O6在真空紫外区的基质吸收带的激发特征,及Pr3+和Dy3+在以上两种基质中的4fn-15d吸收特征。Pr3+在NaGdF4中   的4f5d吸收带位于160nm-200nm范围内,而在GdB3O6中4f5d吸收带要低一些,在175nm-220nm范围内;Dy3+在NaGdF4中的4f85d吸收带位于130nm-170nm范围内,而在GdB3O6中4f85d吸收带也偏低一些,位于155nm-185nm范围内。2.研究了Pr3+和Tb3+掺杂的NaGdF4和GdB3O6在真空紫外区的基质吸收带的激发特征及Tb3+在以上两种基质中的4f75d吸收特征。Tb3+在NaGdF4中的4f75d吸收带位于150nm-200nm范围内,而在GdB3O6中4f75d吸收带,位于170nm-220nm范围内。   3.研究了以上两种基质中,Pr3+敏化Gd3+,Gd3+和Dy3+、Tb3+之间的能量传递机制。在以上两种基质中,Pr3+可以高效地敏化Gd3+,可以把几乎全部能量传递给Gd3+;同时Gd3+可以有效地把大部分能量传递给Dy3+和Tb3+,使Dy3+发射475nm和575nm的可见光,使Tb3+从5D3和5D4向下跃迁发射542nm为主的若干特征峰。
其他文献
本文借助Fulton-Gouterman变换与压缩变换技术,在su(1,1)李代数表示下,首次在巴格曼空间中严格导出了双模双光子拉比模型的能谱方程,找到了D. Braak的单光子解法在双模双光子情
蚂蚁喜欢甜食,蚜虫的粪便是甜的。蚂蚁常常把蚜虫搬到植物上“饲养”起来,保护它们不受天敌攻击, 让它们给自己生产食物。图中的蚂蚁将蚜虫安置好之后,还用自己的触角轻轻安抚它们。
期刊
RFe2(R=稀土)型巨磁致伸缩合金是一类重要的磁性功能材料。作为巨磁致伸缩材料的代表,Terfenol-D(Tb0.27Dy0.73Fe2)以其优异的低场大响应特性,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声呐、雷达、传感
随着因特网成为人类生活重要一部分,它的可靠性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基于量子力学基本原理—不确定性原理与单量子态不可克隆定理的量子密钥分发在实现绝对安全通信方面具有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