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家坪遗址位于甘肃省甘谷县磐安镇,坐落在渭河南岸的二级阶地上,是朱圉山附近面积最大、保存最好的秦文化遗址,以中部一条自然冲沟为界可分为沟东、沟西两区,沟西的北部为居址区,沟西的南部及沟东为墓葬区。本文所使用材料来源于2012年和2013年发掘的毛家坪沟东春秋及战国墓葬,共计45个个体。依靠观察、测量、统计等手段,目前对这批材料进行了人口学、人种学、病理学方面的分析与研究,对毛家坪这批秦人的身份地位进行了推测,对种系来源与流向进行了探讨。结合死亡年龄分布与相关病理的记录、分析,发现毛家坪秦人营养状况较差,需要承担繁重的劳作,平均寿命低于不同地域的同时代各对比组,推测其社会地位不高。从颅骨形态上看,毛家坪古代居民应属于亚洲蒙古人种范畴,与现代亚洲蒙古人种的东亚类型最为接近,与部分近代组的对比表明其与藏族B组、华南组、藏族A组最接近。为了探讨毛家坪古代居民的种系来源与流向,本文将毛家坪沟东男组与若干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组别对比,结果显示其与甘青地区的磨沟齐家组、民和核桃庄组,关中地区的孙家南头组、宝鸡建河组等关系密切,结合考古学文化,毛家坪古代居民体质上或与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居民存在一定联系,应承袭了甘青地区新石器时代以来的特征,但也受到了来自东面的人群较强烈的影响,同时也对关中地区人群体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对毛家坪古代居民体质上的研究丰富了毛家坪遗址的考古学内涵,为探讨秦人种系构成提供了新材料,增进了对秦文化的了解,积累了陇东南地区古代居民的体质人类学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