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药物的毒性问题研究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sophia0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汉医家张仲景着《伤寒杂病论》(后分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二部分)是我国现存第一部临床医学专着。该书将理、法、方、药融于一体,进一步树立了中医辨证论治原则。本文在现代药理学和毒理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就《伤寒论》药物毒性问题进行初步的研究,重点分析及总结张仲景《伤寒论》对中药毒性控制及运用的经验,旨在使我们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找到正确认识中药毒性及安全用药的科学依据,这对趋利避害,发掘及利用中药的毒性也有意义。论文第一部分,首先概述现代药理学有关毒性的认识。中药毒性是中药含有的化学物质引起对生物体损害的能力,其产生的损害总称为毒性作用或毒效应;毒性的大小以损害的性质和程度表现出来。中药毒性学领域至今无统一毒性分级定量标准。历代本草以中药毒性对人体损害的剧烈程度,将其分为大毒、有毒、小毒三级,或加微毒一级。大毒,指毒性强烈易致死亡的毒性,如乌头、巴豆的毒性等;有毒,指多食造成脏腑受害,若严重也可致死,如牵牛子、大戟等的毒性;小毒或微毒,指若长期大量服用,或忽视用法也会造成轻微损害,如吴茱萸、芫花等的毒性。现代有学者以现代药学的毒性分级为基础,将中药毒性分为大毒、有毒(或中毒)、小毒三级,并订立了中毒表现、半数致死量、中毒剂量及潜伏期等具体的指标。现行《中国药典》将中药毒性分大毒、有毒、小毒。世界卫生组织则是按药物的半数致死量进行分级。药理学对中药毒性的研究范围包括:(1)中药毒性成份,包括植物、动物及矿物类中药的毒性成分,例如乌头含毒性成份乌头碱(aconitine)、斑蝥含斑蝥素、朱砂含汞化物等。而含重金属中药的安全性引起关注,并要求设定限量。(2)中药毒性作用的影响因素,包括化学结构或物理性质的改变、给药途径、剂量或浓度影响,以及机体功能状态等。(3)作用机理,毒性成分作用人体可通过使细胞突变、干扰神经传导、干扰酶系统或干扰免疫系统等方式,导致功能性障碍或器质性损伤。论文的第二部分通过了解历代医家对中药毒性的论述,较全面的分析了中药毒性内涵,理清毒性的概念。历代医家对中药毒性认识不断深入。西周以后有关“药”与“毒”文字使用增多,表明古人在实践中逐渐增多地认识到不同的毒性植物、动物、矿物,发现这些物质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出现中毒现象。此后直到西汉以前,随着医药知识的不断积累,古代医药学文献中多以“毒药”作为药物的总称,这是因为古人认为无毒者为“食”,有毒者为“药”,而将药食分离,认识到药可治病。但此时对中药药性知识的了解尚未深入,并没有将毒性的概念从药性中分离出来。到了秦汉以后,中药毒性才有了特定的涵义。《神农本草经》
其他文献
<正>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000年全世界有1 000万人被诊断为癌症,到2020年预计达1 500万,癌症发病率提高50%。随着治疗方案的不断改进,患者生存率也不断提高。恶性肿瘤死亡患
膨胀土是一种特殊的区域性粘土,在我国分布非常广泛,随着我国高等级公路的大量兴建,膨胀土路基填筑和边坡稳定问题日益突出,所以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运用试
本研究分为综述和正文两大部分,通过对《名医类案》《续名医类案》近十年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的评价和分析后,发现现代关于这两本医案的研究虽已取得一定成就,但是存在对于某
目的探讨在抗血小板基础下配合醒脑开窍针刺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效果。方法将80例TIA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给予阿司匹林100 mg口服,奥扎格雷钠160 mg静滴,疗程
目的比较内侧入路和外侧入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78例肱骨干中下段骨折患者,其中42例行内侧入路钢板内固定,36例
脑是人体的重要脏器,在人的生命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具有至高,清灵、诸阳之会、喜盈恶亏、喜静恶扰的中医生理特点,其核心功能是神。脑的这些生理特点决定了其在脏腑气机
本文首先对胸痹病病名的源流发展和现代研究做了总结回顾,并依据现代最新标准赋以规范化内涵,即以“胸痹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冠心病建立了明确的研究目标。接着对历代医家关
目的研究重组人脑利钠肽(新活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平行对照方法,将42例慢性收缩期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新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