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审计师变更是证券审计市场中的重要现象,也是外部研究者考察审计契约行为的一个最为显见和重要的窗口,审计师变更的目的以及经济后果等问题都是与审计独立性直接相关的核心问题。上市公司频繁更换审计师的现象,已经引起市场监管者、学术界乃至社会公众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关于上市公司是否通过改聘审计师,对审计质量甚至对审计独立性造成了不利影响,又是各方关注的焦点。因此,无论从现实意义进行考量,还是就学术贡献而言,对审计师变更问题的研究都极具价值。
审计领域的研究面临的最大难点之一便是审计契约、审计质量具有不可观察性的特点,从而使得审计研究往往难以找到较为直接的表征变量,关于审计师变更问题的研究亦是如此。已有的研究大多是将审计师变更事件独立起来,将变更前公司或者审计师的特征与变更后相应的特征进行比较,从而相对间接地推断出变更行为涉及的诸多问题。审计师变更时机是指上市公司发布关于审计师变更决议的公告时间。审计师变更时机的选择往往与公司变更审计师的内在动机、审计师变更决策的影响因素等直接相关,因此,审计师变更时机成为考察审计师变更问题的直接切入点。
本文对审计师的变更动机、变更时机的选择,以及审计师变更决策对利益相关方产生的经济后果进行了研究,分别从变更时机的影响因素,以及变更时机相关的经济后果两个方面对本文的研究问题进行展开。本文按照如下的分析思路对研究问题进行考察。“影响因素”研究包括从总体上对审计师变更时机选择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并且本文还从不同变更时机下审计意见购买行为差异的角度进行了具体展开;关于“经济后果”研究本文分别从对投资者、上市公司以及审计师三方的行为表现进行考察,相应的经济后果分别为投资者的市场反应、对公司盈利可信度的评价、上市公司对继任审计师的选择决策、以及继任审计师的定价行为。基于上述具体的研究子问题,论文的主要研究发现和研究结论如下:
首先,审计师变更决策的动机特征直接影响变更决策的时机选择。研究结果显示,出于效率观动机发生的审计师变更,其变更时间通常较早;而出于机会主义动机发生的审计师变更,其变更时间通常较晚。具体地,本文发现,公司规模越大、具有潜在的再融资动机、成长性越高、存货比例越大、所属行业发生变动、存在多股发行的公司,其变更决策作出的时机越早;而发生高管人员变动、出现财务亏损、盈余管理程度越高、财务风险越大、被实施特别处理、上一会计年度被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上一会计年度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公司,其变更决策作出的时机越晚。
其次,审计师变更的时机选择直接影响客户公司的审计意见购买行为。研究结果显示,在财政年度结束以后相对较晚地变更审计师的公司,发生审计意见购买行为的可能性,显著高于在财政年度结束以前相对较早地变更审计师的公司,在财政年度结束以后相对较晚地变更审计师的公司,实现了购买审计意见的动机,通过审计师变更达到了改善审计意见的目的,而在财政年度结束以前相对较早地变更审计师的公司,却没有出现审计意见购买行为,反而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可能性更大。
第三,审计师变更具有显著的市场反应。研究结果显示,总体上,我国证券市场中的审计师变更行为具有显著为正的市场反应,而且总体正向的累计超额回报主要来自于那些晚变更公司的决议公告,即晚变更公司的市场反应显著为正,并且显著高于早变更的公司。此外,总体上,在我国证券审计市场中,审计师变更会显著降低公司的财务盈利可信度。审计师变更的时机对变更公司的盈利可信度具有显著影响,晚变更公司的盈利可信度的下降程度显著大于早变更的公司。
第四,审计师变更时机直接影响客户公司对继任审计师的选择。研究结果显示,审计师变更时间越晚,公司越倾向于选择较低质量的继任审计师;审计师变更时间越早,公司越倾向于选择高质量的继任审计师。同时,审计师变更时间越晚,公司越有可能发生降级变更,也就是说继任审计师的声誉低于前任审计师;而审计师变更时间越早,公司越有可能发生升级变更,即继任审计师的声誉高于前任审计师。
最后,审计师变更的时机选择直接影响审计师的定价决策。研究结果显示,审计师变更时机与继任审计师的审计收费水平显著正相关,审计师变更时间越晚,被继任审计师收取的审计费用越高;与未变更审计师的公司相比,早变更的公司非但没有被收取审计溢价,反而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定价折扣,晚变更的公司却被继任审计师收取了明显的溢价。
上述研究发现构成了论文中关于审计师变更动机、时机选择及其经济后果的整体结论框架,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审计师变更时机可以作为考察审计师变更事件性质的重要维度;另一方面,审计师变更时机对于理解审计契约利益相关方的决策表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与此同时,现有研究对公司日常经营活动中自愿性的审计师变更决策的时机选择问题关注较少,同时,相关的监管部门、投资者等也对这一现象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讲,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贡献与实务价值。研究审计师变更时机选择决策的影响因素,以及与之相应的经济后果等问题,不仅能够更为直观地揭示出审计契约关系破裂的内在动机,而且能够更加全面和准确地理解审计师变更行为、审计契约供求双方的权衡表现,更为重要的是,对于了解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整体格局以及审计服务的机会主义动机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