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脑缺血预处理可诱导脑组织的缺血耐受性从而减轻接下来发生的致死性缺血对脑组织的损伤,表现为实质细胞死亡明显减少、梗死范围大幅度缩小、器官功能障碍明显减轻等。凯力康(注射用尤瑞克林)能选择性扩张缺血部位细小动脉,改善缺血区血液供应,从而对缺血区细胞起到保护作用。近年来,对白介素6(Interleukine-6,IL-6)和脑红蛋白(Neuroglobin, Ngb)在缺血后脑组织及血清中的表达研究较多,但对脑缺血预处理后给予凯力康干预,对于IL-6和Ngb的表达影响研究很少。脑缺血预处理及凯力康是否通过影响IL-6和Ngb的表达而对缺血区脑细胞起保护作用还不十分清楚。目的:通过研究凯力康对脑缺血预处理后脑组织再缺血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脑梗死体积、脑组织中IL-6和Ngb表达的影响,探讨脑缺血预处理和凯力康的脑保护机制及两者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为其临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72只SD大鼠随机化分为3组:脑缺血组(n=24)、脑缺血预处理组(简称预处理组,n=24)、预处理后凯力康干预组(简称干预组,n=24)。每组按照再缺血后12h、1d、2d、3d四个时间点平均分为4个亚组(n=6)。缺血组:手术方法同预处理组,暴露颈总动脉后,不插线进行预处理,消毒后缝合皮肤,24小时后直接从颈总动脉进线栓至右侧大脑中动脉,造成永久性缺血。术后半小时经舌下静脉注射1ml/kg生理盐水。脑缺血预处理组:按Koizumi线栓法改良,制成局灶-局灶脑缺血模型。大鼠麻醉后暴露右侧颈总动脉、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结扎并离断颈外动脉远端,在颈外动脉近心侧残端剪一小口,经此小口插入备好的线栓(直径0.205mm高弹力碳素鱼线,插线头蘸蜡成圆头,临用时蘸取肝素,经颈内动脉入颅至大脑前动脉,阻滞大脑中动脉血流,缺血30分钟(3次10分钟,间隔7分钟),拔出线栓,结扎颈外动脉残端,缝合皮肤。术后半小时经舌下静脉注射1ml/kg生理盐水。24小时后在右侧颈总动脉剪一小口,经颈内动脉再栓至右侧大脑前动脉,此线栓不再取出。预处理后凯力康干预组:手术方法同上,但在预处理术后半小时经舌下静脉注射1ml/kg浓度为8.75×10-3PNAU/kg的凯力康。分别观察三组动物的以下指标:按Bederson法进行神经功能评价;各组断头取脑后以2%氯化三苯四唑啉(TTC)染色计算梗死体积;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IL-6、Ngb的表达。结果1.在缺血后相同时间点,预处理组比缺血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预处理组及缺血组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缺血后相同时间点,预处理组较缺血组梗死体积明显减小(P<0.01),干预组较预处理组和缺血组脑梗死体积均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 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三组在海马区均可见正常神经元和损伤神经元,但损伤神经元在脑缺血组明显多于预处理组和干预组,预处理组损伤神经元明显多于干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脑缺血后在海马区可见大量IL-6阳性细胞表达,12h时已经出现并逐渐增多,在48h达到高峰后逐渐减少,组内各时间点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在相同缺血后时间点,预处理组较缺血组IL-6阳性表达明显降低(P<0.05),干预组较缺血组及预处理组IL-6阳性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5.在脑缺血后12h,Ngb在皮质区即有大量表达,24h达到高峰后数量逐渐下降,同组内各时间点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预处理组较缺血组Ngb表达明显增多(P<0.01),干预组较缺血组Ngb表达明显增多(P<0.01)但与预处理组比较差异不大(P>0.05)。结论1.缺血预处理能对随后发生的再次脑缺血所致的神经元损伤起保护作用,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减小梗死体积,使海马区IL-6表达减少,皮质区Ngb表达上调,并减轻神经细胞变性、坏死。2.缺血预处理后预防性使用凯力康可以对再次严重脑缺血所致的神经元损伤产生更明显的保护作用,进一步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减小梗死体积,使海马区IL-6表达减少,但对Ngb表达影响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