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对外贸易保持了高速增长,但是这种高速增长主要是通过发挥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的数量、价格优势来实现的,因而劳动密集型商品在出口商品结构中长期占据主体地位。然而,一方面,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劳动密集型商品的成本比较优势正在逐渐丧失;另一方面,我国经济面临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必要性与紧迫性。研究劳动力成本对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情况,有助于为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提供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在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评价的基础上,本文先从理论上探讨了出口商品结构的分层次评价方法,劳动力成本的描述方法,以及劳动力成本对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机制。劳动力成本通过影响比较优势来进而影响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模式。从静态的比较优势来说,资源禀赋优势决定贸易模式;从动态的比较优势来说,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倒逼效应,较高的劳动力成本有助于内涵型经济增长替代外延型经济增长,比较优势变化导致国际产业转移。东亚经济发展的雁阵模式就是国际产业转移的典例,集中体现了劳动力成本优势,资本优势和技术优势的更迭替代对产业结构从而对出口结构的决定作用。接着选取了广东省2001年至2013年的经济数据,采用协整分析方法进行实证研究。之所以选择广东省数据进行实证,是因为考虑到我国东、中、西部地区贸易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广东省在对外贸易中的优势地位、广东省劳动力市场变迁特征的典型性。实证结果显示,以平均实际工资水平表示的劳动力成本与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占比存在协整关系,平均工资水平上升对应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占比下降。从这个角度来说,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促进了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虽然劳动密集型商品的出口占比下降了,但是劳动密集型商品仍旧保持较大的贸易竞争力。贸易竞争力的回归分析表明,贸易竞争力的提高主要归因于同期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了进一步探究如何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文章选取在商品贸易方面与中国发展历程类似并成功实现出口商品结构升级的韩国作为案例,进行了国际案例讨论。韩国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通过实行产业结构调整与转轨,培育新的竞争优势,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一方面,消化吸收、改良创新引进的先进技术;另一方面大规模增加科研经费。这些措施使得韩国新的资本、技术等高层次要素比较优势成功接力劳动成本比较优势,使韩国经济从数量为主的出口结构向以科技为基础的质量型出口结构转变。20世纪70到90年代的韩国劳动力成本与出口商品结构数据也进一步证实了出口商品结构调整过程中伴随显著的劳动力成本上升的现象。最后,在总结、归纳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劳动力成本上升有助于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促成条件。随着社会工资水平的上升,弱化的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促使我们必须培育新的资本、技术优势参与高层次要素的国际竞争,倒逼出口商品结构的升级。第二,在社会平均工资水平上升的背景下,通过提高劳动力生产率可以降低单位劳动成本,从而保持贸易竞争力。第三,实现出口商品结构从劳动密集型为主到资本、技术密集商品为主的转变需要培养新的社会制度、技术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