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专利制度自其创设以来,一直保障着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的创新力量,为人权的实现与社会的进步保驾护航。但在某些社会情景下,专利制度难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人权保障进程。尤其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爆发,数以万计的患者需要得到专利药品的治疗,药品专利权可能成为公共健康权保障的一条潜在的“阻碍”。如何克减药品专利权,以求保障公民健康权成为一项重要议题。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制度是在国际疫情的形势下解决药品可及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利制度自其创设以来,一直保障着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的创新力量,为人权的实现与社会的进步保驾护航。但在某些社会情景下,专利制度难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人权保障进程。尤其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爆发,数以万计的患者需要得到专利药品的治疗,药品专利权可能成为公共健康权保障的一条潜在的“阻碍”。如何克减药品专利权,以求保障公民健康权成为一项重要议题。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制度是在国际疫情的形势下解决药品可及性问题的重要制度,在传染性极强的突发疫情的情况下,强制许可制度在管控性、可行性、操作性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有利于特定情势下的人权保护。据此,本文以分析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制度为依托,阐释平衡公共健康权与药品专利权的最佳价值选择,以及如何通过制度设计将此种选择落实。并且,本文结合国际实践提出针对我国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的完善措施,以求从制度建设层面为科学地克减药品专利权提供更为有效的途径。全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释公共健康权及药品专利权的基本概念、基本属性,并分析在面对二者权利冲突问题时的三种不同处理模式,并从权利位阶、制度规范等角度论述公共健康权优先原则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之上,切入药品专利强制许可这一从制度设置根基上就体现着公共健康权优先原则的制度,并分析此制度的在处理公共健康权与药品专利权冲突时的优势性。第二部分将对其他国家及地区对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的法律适用案例评析。通过对世界其他国家及地区针对药品专利强制许可措施的法律适用及案例进行类型化分析。通过案例对比,比较分析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对此制度的不同选择克减模式选择及在突发公共卫生紧急情况下的克减模式选择,为分析我国最佳模式奠定基础。第三部分通过分析我国现行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制度难以在公共卫生紧急事件下发挥应有作用的缘由,阐释当公共卫生紧急事件发生时对药品专利权克减的必要性。我国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制度存在着内部法律规范不健全及外部实施环境不完善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产生的内在原因是我们在立法理念上对何时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克减药品专利权认识不足。第四部分对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制度构建提出建议,以求在公共卫生紧急事件背景下更好地平衡公共健康权与药品专利权。提出需保着公共健康权优先为原则,适度对药品专利权进行克减为核心的理念,对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的内部规范及外部环境作出优化,并以此为基础对该制度提出较为详细的完善建议。
其他文献
协议离婚中,出于情感补偿、子女抚养保障等各种原因,约定将登记在一方名下的房产归属于另一方或子女所有的情形十分常见,该房产分割协议对内具有约束力自不待言。然实践中,离婚协议签订后未及时办理过户登记,登记名义人因个人金钱债务列为被执行人,该房产被纳入执行标的范围,此时离婚房产分割协议的对外效力如何?也即是说,约定所有权人依离婚房产分割协议提起案外人异议之诉主张排除强制执行能否得到支持?在办理过户登记前
党内问责制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制度载体,加强党内问责制度体系建设是管党治党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之初,党内主要采用事后处罚、被动回应模式进行问责,而“渤海2号”沉船事故、2003年“非典”事件等证明,一味的将关注点聚焦于事后处罚,而忽视事前预防、事中监督,这只会让问责陷入永无止境的处罚死圈,并不能真正发挥问责制的作用。中国共产党面对各种新问题、新挑战,肩挑对历史、对人民高度负责的使命与责任,对如何构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经历了持续的高速增长。投资被认为是拉动中国近40年增长的重要动力,促进了国家和地区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和转型升级。固定资产具有较高的可视性且价值相对更容易衡量,因而其投资形式在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中表现出最直接和快速的优势。然而在经历了几十年的高增长之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下行压力加大,粗放型投资增长模式下“重复建设”与“投资结构失衡”问题突出,微观企业也面临“高固定
贫困是世界难题。让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更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壮举。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世界减贫事业的积极倡导者和有力推动者。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贫困问题,高度关注扶贫工作,出台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灵活性和针对性的规划措施,确保扶贫工作顺利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预言:“中国永远摆脱不了由庞大人口所带来的不堪负担的压力”。与之相反,新中国
灿烂文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是印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基因,奠定了中国人的品性和修养。公共文化服务的目的是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人民对公共文化的需求也开始出现变化,公共文化服务也由“有没有”向“好不好
婚姻家庭案件具有身份性、情感性、伦理性和社会性等特有属性。伴随着我国婚姻家庭案件数量的不断增加且渐趋复杂化,调解在人民法院处理婚姻家庭案件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调解的过程并非仅仅是适用法律的过程,司法政策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论文从司法政策的变迁历程出发,以《最高人民法院公报》相关司法政策为主要分析样本,对不同时期人民法院调解婚姻家庭案件司法政策的形成背景、相关内容和落实情况进行研究
职场性骚扰在我国是一个普遍现象,成为许多女性甚至男性的职场噩梦,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与生活,不利于营造健康良好的的工作环境。我国《民法典》颁布以前,行业领域防治职场性骚扰以及受害人寻求司法救济的法律依据主要是《妇女权益保障法》《劳动法》和《侵权责任法》。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民法典》,该法第1110条首次在我国民事基本法中规定禁止性骚扰,位于《民法典》人格权编身体
近年来,SARS、H1N1、COVID-19等引发国际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出现导致国际贸易对公共卫生健康产生了巨大的威胁。鉴于此,各国都在不同程度上加强了对国际贸易的限制。这些措施不仅会恶化疫情蔓延下的世界经济,破坏WTO框架下国际自由贸易规则体系,对贸易自由产生破坏效应,还会影响抗击疫情的医疗和民生物资的进出口,不利于国际合作抗疫和全人类健康权的保障。虽然出于审慎角度防控疫情之目的,国家有权
在法无明文规定的情况下,将非法放贷行为认定为非法经营罪始于2004年的武汉市涂汉江案,刑法学界对非法放贷行为应否入罪、能否入罪的争论也就此引发。及至2012年,最高人民法院又以“批复”的形式否定了非法放贷行为入罪的合法性。然而,2019年两高两部又以司法解释的形式再次将非法放贷行为定性为非法经营罪。最高司法机关对非法放贷行为法律性质的认定,经历了“有罪→无罪→有罪”的过程,然而该“否定之否定”的过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面部识别技术在各国出现了爆发式增长,其应用领域从国家安防拓展到金融交易、公共交通、营销零售以及医疗教育等领域。面部识别技术在与社会深度融合的同时,也给自然人面部特征信息带来了挑战。面部特征信息是自然人面部生理特征信息化的表现,与人格尊严密切相关,如果不当收集和使用,可能会严重损及信息主体人身财产权益,探讨面部特征信息的私法保护尤为必要。有鉴于此,本文从以下五个部分入手,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