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手机的使用的逐步普及,它在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而手机依赖是伴随着手机使用所产生的一个很重要的现象。我们知道手机依赖性是依赖性的其中一种表现形式,从生理学上来讲人身体内有一种受体,会对某种刺激产生反应,只要人受到某种特定的刺激,就会去寻找这种物质,从而到达满足感,导致成瘾。一般来说,一旦失去了这种刺激,就会表现得焦虑不安、疲乏无力,无目的地徘徊,莫名其妙地别人发脾气,言语粗俗,烦躁不安,无法集中精力,人就跟丢了魂似的;郁郁寡欢,情绪低落,满面愁容,垂头丧气。由于手机的高度使用,手机上瘾(Mobile addiction)的问题引起许多研究者的注意,特别是国外的研究团队,他们发现手机高度使用者会出现退缩、焦虑、烦躁不安的情绪状况,当手机不在身边时甚至会感到恐慌,相对于国外而言,我国目前在城乡居民手机使用行为上的研究就显得尤为缺乏,特别在手机依赖性量表的实证性研究更是无人涉足。但是相信很多人都在很多地方看见过你是否患有手机依赖性的测试题,那么这些被广泛人群认同,并以此作为参照的量表们,是否真正具有相应的效度与信度,是否真正能够检测手机依赖性呢,这就不得而知了,所以本文就是在此情况下产生。本课题研究是基于城乡居民手机使用情况调查的课题,严格遵循量表的编制程序,主要分为下面三个步骤:首先,明确调查的主题,从已经有的相关理论的概念和国外相关量表的结构出发,选取了时下最流行的几种手机依赖性量表作为参考,并分析了其它相关研究及实证研究的结论,结合现在手机使用者的实际情况,从理论上初步构建了手机依赖性量表的理论结构。第二,编制量表。根据理论模型编制量表条目,基本上是以现存已有的手机依赖性量表作为原始模板,并且放置于城乡居民手机使用情况调查的课题,评估量表的信度、效度等相关系数,以便于求证该量表是否具有可行性。第三,验证量表。运用调查问卷,手机依赖性量表,探讨手机依赖性变量之间的关系,并且进一步的获取量表的效度资料,并以此证实该手机依赖性量表的可行性。本研究获得了以下结论:1、量表中的项目1、2、6、10、11具有很好的难易度和适中的鉴别度,而5、8、9的虽然鉴别度可取,但是难易度偏难,3、4、7、12的鉴别度不但偏低,其难易度也很高,也就是说有33.33%的项目鉴别度和难易度不太适中。对于整个量表来说,只有41.67%的项目是完全符合难易度以及鉴别度的语义和数据上的要求。2、量表中的各个项目的同质性较强,从这些具有较强同质性的项目,可以看出它们是属于同一情感的不同侧面,也就是说是依赖性的不同表现形式,同时在相关性的检验上,相关性值偏低,属于弱相关,说明各个问题又具有自身独立性,由此可以得出该量表在信度检验上是可行的。3、通过对手机依赖性量表进行的因子分析看出,量表具有有效性。累积贡献率到达了100%; 12个变量都分别在某个因子上有较高的负荷值,几乎都大于0.4,说明这个12项量表均为有效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