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社会中的合作逻辑:农民合作的发生机制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f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从相对集权的经济政治向市场经济与开放社会的转变,如何促进合作的问题就显得更为重要。在当前乡村社会建设中,推动农民由分散的一家一户向合作状态的转变也成为国家开展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策略,近年来以农民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为依托的合作日渐兴起并呈现繁荣趋势。然而在既有文献中,“小农”、“善分不善合”是诸多研究者赋予中国农民的特殊标签。那么,中国农民是否真的不善合作?为什么中国农民的合作能力一直被质疑,而农民合作的实践却贯穿各个历史阶段?不同时期中国农民合作的发生机制如何?农民的合作与乡村社会结构之间有怎样的关联?文章通过深度访谈及社区观察相结合的实证调查法将个案村农民合作的历史、现状与乡村社会生活世界的真实逻辑相结合,分析作为行动主体的农民在乡村社会这一具体情境中的合作逻辑。本研究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阐述本研究的问题意识,并对既有的合作相关的理论及经验研究文献进行梳理;第二章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确立文章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界定核心概念并建构出“合作发生动力场”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三章介绍个案村的基本情况并从社区的视域、历史的维度出发考察不同时期农民合作发生的具体情境;第四章重点分析促成农民合作发生的外部力量,国家力量介入、乡村精英主导、乡村社会中的熟人网络及信任等基础、社会力量支持等共同构成合作发生的外部机制;第五章则从作为行动主体的农民出发,分析合作发生的内部机制,农民基于乡村社会的文化背景而对合作收益与成本、合作机制所做出的权衡判断,以及对合作的认知和合作精神情况等,最终决定他们是否采取合作行动;第六章总结与讨论,发现农民合作的发生是内外部两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内部机制中的农民对收益与成本的权衡是决定农民是否合作的关键,只有当合作总收益大于总成本时才会采取合作行动,另外,合作的发生对乡村社会具有重构作用,是乡村社会秩序的粘合剂。
其他文献
本篇论文的主要内容是有关维吾尔族乡村社会哲玛提(Jamaat)群体社会民俗和民间社会中的互助关系的研究。笔者出生在和田的农村,因此比较熟悉维吾尔族乡村社会,尤其是南疆一带
环境问题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日益凸显,环境教育逐步引起各国的重视,我国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开始重视环境保护及其环境宣传教育工作,新疆高校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对大
建筑是一个能跨越年代、穿越历史的载体,也是物质民俗最重要的一部分,它身上被深深地镌刻着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文明与发展。房屋因为有了人居住,居住者对于生活的感情一点点融合
我国每年有大量的物资用于产品包装。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包装物的数量和品种还会日趋增多。这大批包装物的废弃,不仅造成巨大的浪费,而且对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带来恶劣影响
聚氯乙烯(PVC)是五大通用合成树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之一,由氧乙烯单体(VCM)合成,在国民经济许多领域中具有广泛的用途。目
目的总结3D数字化广告的视觉传达效应,剖析3D数字化广告的视觉传达体系的发展趋势。方法参照传统广告设计的视觉传达体系,分析3D数字化广告在现代广告中的视觉传达特点,并以
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共同配送需要多领域的配合,其中社区环节是实现共同配送的关键。只有将社区居民在电子商务活动中的信息共享给相关配送企业,才能实施共同配送活动。共同
目的研究中原民间美术色彩在特产包装设计中的表达与体现。方法分析河南民间美术的特征,研究其运用在中原特产包装中所体现的绿色生态性、文化象征性、情感延续性、强烈装饰
目的探索在多媒体交互技术下的展示设计。方法从多媒体交互技术产生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多媒体交换技术下展示设计的原则,探索出多媒体交换技术下展示设计的一些特点。结论极
土地复垦既是生产建设损毁土地变为可利用土地的过程,又是土地复垦相关人之间就复垦区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拟损毁土地预测、土地适宜性评价、拟复垦土地利用类型与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