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治理中地方政府的行为选择逻辑——基于多元利益驱动的分析

来源 :华东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maomao1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的快速增长与国家综合实力的显著增强。但这种高速发展和实力增强的背后是高昂的环境代价、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具体体现为近年来雾霾污染、江河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峻,森林锐减、草场退化、沙漠扩展、水土流失等生态危机问题的不断严重,造成整体环境质量堪忧,因此,亟需各级政府重视环境治理、加大环境治理力度。而地方政府作为环境治理的重要主体,承担着执行中央环境政策,回应公众环保诉求的责任,其行为选择也直接影响和决定着环境治理效果的好坏,但是,在当前的制度环境下,受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和影响,环境治理中地方政府的行为选择呈现出多元化的图景。弄清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过程中有哪些行为选择类型,揭开究竟是何种因素的影响和作用而诱发了地方政府的多元行为选择,以及地方政府在特定情境下是基于何种逻辑和动机而选择某种治理模式以及相应的行为策略,并在厘清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找出推进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行为优化的正确视角和基本思路,对提升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果,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行为选择的“结构-制度”和“行为-过程”研究视角予以批判性反思的基础上,侧重“制度-利益-行为”关系的分析,即在分析地方政府背后的制度背景及其角色的基础上,强调不同主体的利益诉求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行为选择的影响。同时,在整合既有地方政府行为选择分析框架的基础上,针对环境治理中地方政府的行为选择提出了一个“国家-地方-公众”的三元分析框架。该分析框架将国家、地方政府、公众看作为相对独立的行动主体,认为各行动主体为实现各自的利益诉求,会通过不同的机制和途径来影响地方政府行为选择,由此形成了影响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行为选择的国家因素、官僚因素和社会因素。而在不同情境下,各因素对地方政府的影响效用有所不同,由此带来了地方政府对各主体利益诉求的关注程度的强弱,进而形成了环境治理中地方政府的不同行为选择模式。本研究依据地方政府对各主体的利益诉求关注程度的强弱,将地方政府的不同行为选择模式分别概括为:服从国家利益的强制型模式、追逐地方利益的偏好型模式以及实现公众利益的主导型模式。首先,就服从国家利益的强制型模式而言,它主要是指环境治理过程中,地方政府将注意力主要集中于国家利益诉求的实现和满足上。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与探讨,本研究发现,在服从国家利益的强制型模式中,在国家政治任务的驱动下,地方政府对环境治理的激励效用大增,会采取运动式治理的行为策略,将环境污染治理任务当作头等大事,会无条件地选择服从上级命令,并采取科层施压与协调合作的运行机制,充分动员行政、专家和公众等各种资源,以及大量使用命令控制型这一具有强制性特征的政策工具来完成环境治理目标与任务。虽然地方政府通过运动式治理可以在短期内取得立竿见影的治理效果,使得国家利益诉求得以实现和满足,但不能忽视的问题是,它存在治理过程不计成本、治理效果不可持续、消解常规治理秩序等问题。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地方政府的这种行为选择模式是一种应急式的“任务驱动型”模式,“完成任务”的逻辑是该模式中支配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行为选择的内在逻辑。其次,就追逐地方利益的偏好型模式而言,它主要是指环境治理过程中,地方政府将注意力集中于自身政治利益诉求和经济利益诉求的实现和满足上,而弱化对国家、公众环境诉求的关注和重视。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和讨论,本研究发现,在追逐地方利益的偏好型模式下,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动力不足,会将经济发展放在突出位置,让环境保护为经济发展让路,会选择先发展后环境治理的行为策略,表现在地方政府与市场力量、公众以及其他地方政府间的互动关系中,则是地方政府倾向于采取与企业的“合谋行为”,与其他地方政府的“逐底竞争”行为以及非合作博弈治理,此外,对公众的环境诉求可能采取消极响应的态度。虽然地方政府的自身利益诉求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实现与满足,但不能忽视的问题是,这种治理模式存在权力规则的变异、经济理性的放大、治理价值的脱轨等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地方政府的这种行为选择模式是一种“谋利导向型”模式,换言之,谋利驱动的逻辑是追逐地方利益的偏好型模式中支配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行为选择的内在逻辑。再次,就实现公众利益的主导型模式而言,它主要是指在环境治理过程中,地方政府将注意力集中于公众环境诉求的实现和满足上,通过对相关典型案例的分析发现,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个体意识与权利意识不断增强的社会公众对良好环境质量的诉求与日俱增,而且,会通过各种途经来维护自身的合法环境权益。具体来说,社会公众会通过“闹大”机制将自身的环境诉求传达给地方政府,而地方政府面对社会公众“闹大”的环境诉求表达,会采取选择性回应的行为策略,即在不同阶段,面对社会公众不同强度的环境诉求表达,地方政府会对公众诉求做出选择性、差异化的回应,最终使社会公众的利益诉求得以满足。虽然公众的环境诉求最终得到了实现,但这是地方政府在维稳压力机制作用下的被动式回应,不仅其效果不具有持续性,而且,这种治理模式还会产生不良示范效应,由此诱发公众诉求循环放大的风险,造成规则治理模式失效等问题的出现。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不出事”逻辑是实现公众利益的主导型模式中支配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行为选择的内在逻辑。最后,环境治理实践表明,无论地方政府是选择追逐地方利益的偏好型模式,还是服从国家利益的强制型模式,抑或是实现公众利益的主导型模式,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换言之,不管是地方政府将注意力配置过度偏重于自身利益诉求,还是将国家环境利益诉求和公众环境利益诉求放在突出位置,都是利益失衡的表现,都各自有其弊端,会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的整体效果产生影响。基于此,为破解各种问题,本研究认为应从整个社会的利益出发,以利益平衡为视角,探索新形势下国家、地方与公众利益诉求的互动平衡机制,进而助推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行为选择的优化。具体来说,要在夯实国家、地方与公众三重利益平衡的基础的前提下,提出优化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行为的宏观策略以及改善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行为的具体路径,让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过程中平衡好自身利益诉求与国家环境诉求、公众环境诉求间的关系,实现地方政府自身利益诉求与国家环境利益诉求、公众环境诉求的统一与兼容,以此来保障地方政府有效落实中央制定的各项环境保护政策,积极回应社会公众的各种环境诉求。
其他文献
当今世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空前紧密。在此背景下,彼此交往时的“身份”-“国家形象”逐渐成为国际竞争的战略重点之一。国家形象问题的实质,是国家之间的相互认同。然而,在现今的世界传播格局中,中国之国家形象却面临着被西方世界“他者化”的现实困境。于是,“中国形象”建构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成为学界的热门话题。习近平曾多次强调指出,体育是人类进步
学位
目前,非线性科学的研究几乎涉及到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复杂系统,其中的非线性作用使得系统呈现出多种运动模式。混沌就是非线性系统的典型行为。无论是在物理学、数学、地球科学还是生命科学等众多科学领域中,混沌现象都得到了广泛研究。关于混沌的预测及其应用研究,已成为非线性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前沿课题之一。本文主要是利用机器学习的方法,探究对于混沌系统相关预测的问题。机器学习方法已被证明可以有
学位
“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实施,使农机在跨区作业中存在的作业效率不均衡、实时存放难,信息传递不对称等问题变得更加紧迫,农机调度的智能化、绿色化已经成为农业信息化理论发展的前沿问题。为实现农机调度的节能减排,使农机更好的服务于农业生产,选择农机绿色调度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系统设计了农机作业监测系统的成本监测模块;基于逼近理想解与多目标规划模型,解决了农机库棚位置选择问题;并运用E-
学位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是近年来应用最为广泛的新兴生物技术之一。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克服了传统的大量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中基因表达平均化的缺点,在单个细胞层面上描绘转录组表达情况。高通量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的出现使得科研人员能够在单细胞层面上精细描绘各类复杂器官、组织和生物学过程中转录组情况,有力地推动了针对复杂生物学过程的科研研究。高通量单细胞测序技术的改进给各类生物学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更好的工具。本论
学位
能源是一个国家正常运转的内在动力,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和安全,同时也影响着生态环境的保护、开发与利用。植物源生物质具有分布广、可再生、储量大的特点,被视为是一种可以替代化石能源的新型碳能源和可再生资源。目前,人们对植物生物质资源的利用已经有了丰硕的成果,但是由于植物源生物质种类的多样性以及结构的精密性和复杂性,导致了植物生物质的利用还存在许多障碍。近年来研究人员在生物质
学位
梳捋某一观念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发展历程,这对于认识和把握社会观念的变迁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古人以三十年为一世而道更,历史自有其时局演替的时间周期。20世纪最后30年是一个具有历史发生学意义的关键时段,社会转型期中的时代语境嬗变频仍,各派思潮更迭涌动,社会个体化成为新的时代特征。若以观念史的视角返观这一时期社会思潮的演进,便可发现一种个体意识逐渐觉醒的趋势。教育哲学的视域提示我们,人是教育的前提
学位
可生物降解的天然聚合物材料因其出色的可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以及广泛的应用范围成为常规包装的替代产品。其中淀粉膜是包装材料研究的热点,目前关于淀粉膜的研究大多集中于通过添加增塑剂和使用改性淀粉来改善淀粉膜性能,关于淀粉自身结构与淀粉膜性能关系的机理阐述不清楚。因此了解淀粉结构与淀粉膜性能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选取玉米淀粉作为原料,第一步研究玉米淀粉颗粒在不同糊化温度下的结构变化,基于实验结
学位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作为一种重要的次生代谢物质,广泛参与植物各项生命活动,包括防御或者吸引昆虫、抵御病原微生物入侵、促进种子传播和植物繁殖。果实中释放的挥发性香气作为重要的感官品质,影响着消费者的喜好和商品的市场竞争力。近年来,育种者主要聚焦在果实产量、抗病性、果实着色而较少关注果实风味,从而减弱消费者购买苹果的欲望。植物中的芳香化合物合成途径已被广泛研究,其中脂氧合酶途径是成熟苹果酯类合成和挥发性香
学位
卵巢癌是死亡率最高的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其预后较差的主要原因是其起病隐匿,早期症状并不明显,患者诊断时往往已经出现了转移,而常规的治疗方法对于转移性卵巢癌患者的疗效十分有限。免疫治疗作为新兴的肿瘤治疗方法,在多种肿瘤中具有良好的效果,但在卵巢癌中的应用并不多。卵巢癌最常见的转移方式是腹腔种植性转移。腹腔中包含大量的免疫细胞、基质细胞和它们分泌的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从原位脱落的肿瘤细胞需要逃脱腹腔的免
学位
水稻纹枯病是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侵染水稻引起的真菌性病害,是严重影响我国水稻安全生产的“三大病害”之一。目前,化学防治仍是该病的主要防治手段,鉴于传统化学农药使用带来的相关问题,研发高效、绿色、安全的植物源农药成为水稻纹枯病防控的研究热点。本研究通过筛选对水稻纹枯病菌具有良好抑制作用的植物源粗提物,明确了肚倍乙醇提取物及其主要化合物协同增效组合的抑菌活性;研制出以月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