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单纯性下胫腓联合分离损伤的特点,损伤机制,比较采用刚性螺钉固定与弹性微动固定下胫腓联合分离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从而在内固定治疗方法上为单纯性下胫腓分离患者提供更优的选择。方法:该论文为临床对照研究,对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治疗的21例资料完整的诊断为单纯性下胫腓联合分离损伤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固定方式不同分为A组刚性螺钉固定组(N=11)和B组弹性微动固定组(N=10)。A组男8例,女3例;左7例,右4例。年龄19-52岁(32.50±6.02)。平均体重(65.8±7.68)kg。B组男7例,女3例;左6例,右4例。年龄20-55岁(33.50±6.89)岁。平均体重(66±6.88)kg。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的差异,术后下地负重时间;术后踝关节X线片采用Burwell-Charnley放射学标准评价下胫腓关节间隙复位情况,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评价患者术后随访时踝关节功能状况,运用统计学对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并且评价两种内固定方式治疗单纯性下胫腓联合分离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刚性螺钉固定与弹性微动固定相比,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min)(刚性螺钉组62.52±7.88,弹性微动组70.4±4.71),术中出血量(mL)(刚性螺钉组80.68±8.55,弹性微动85.04±13.21),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院时间(d)(刚性螺钉组12.34±1.58,弹性微动组13.12±1.16),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下地负重时间(周)弹性微动组(6.18±0.708)短于刚性螺钉组(8.11±1.4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即刻与随访3月Burwell-Charnley放射学评分,两组优良率(下胫腓间隙与下胫腓重影)均高于80%,刚性螺钉组优良率为81.81%,弹性微动组优良率为90.00%,弹性微动组优于刚性螺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术后3个月随访AOFAS评分,弹性微动组(88.00±3.672)优于刚性螺钉组(80.67±5.7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术后11W刚性螺钉固定组有1例发生螺钉断裂,两例发生螺钉松动,弹性微动组无出现内固定断裂或者松动。结论:1、弹性微动组与刚性螺钉组相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无显著差异;下地及负重时间弹性微动组均短于刚性螺钉组,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2、术后Burwell-Charnley放射学评分、术后3个月随访AOFAS评分,弹性微动组优于刚性螺钉,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3、单纯性下胫腓联合分离比较隐匿,应当早期正确的诊断、治疗恢复踝关节正常对合关系、保证损伤韧带的修复和稳定踝关节的生物力学环境,能有效防止踝关节慢性不稳定和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两种内固定方式治疗单纯性下胫腓联合分离均可取得相对满意疗效,但刚性螺钉固定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螺钉的数量大小、松动断裂、取存问题等影响踝关节功能;弹性微动固定在固定过程中不损伤下胫腓关节连接结构,固定后下胫腓关节仍有一定的活动度,固定牢靠,临床效果较刚性固定更优越,值的临床推广。